国外官员为何很少当众动怒——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国外官员为何很少当众动怒
2010年03月22日 10:26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轰记者: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冲冠一怒。
轰记者:意大利国防部长“身先士卒”。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在国外,官员当众动怒甚至动粗,正是媒体求之不得的“好料”,而且很容易被政治对手所利用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晴川发自北京 在西方,当官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做“从事公共事务”。既然做的是公共事务,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公众人物。这意味着,官员和演艺明星一样,既然选择做这一行,就要和代表公众意见的媒体打交道,时刻接受大众和传媒的审视和监督。

  当然,外国官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也并不总是很愉快。

  美欧官员动怒方式迥异

  最近一个极端的例子,当属贝卢斯科尼与记者的“交手”。

  3月10日,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罗马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记者卡洛马尼奥打断他的讲话,问及事先没有安排的涉及政府官员腐败案的问题。贝卢斯科尼大为恼火,大骂卡洛马尼奥不知羞耻,是流氓,并下令将他赶出会场。意大利国防部长伊尼亚齐奥·拉鲁萨随即抓住这名记者的上衣,将其拎出会场。

  两天后,类似的一幕在伦敦上演。在唐宁街与布朗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法国总统萨科齐两度被问及有关其与妻子布鲁尼婚姻的问题。他显然被激怒了。先是呵斥一名法国记者:“如果你认为一位法国总统有时间对这种荒谬可笑的谣言作出反应,我不知道你认为他每天都会干什么。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问题。”然后拒绝问答英国记者的提问。

  面对媒体,美国有些总统“发怒”则是另一种表现。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在入主白宫前,一度是新闻自由的积极倡导者。他曾充满激情地写道:“如果没有新闻自由,就无法守卫我们的自由;如果面临失去它的危险,我们的自由将会受到限制。”然而说归说,在他真的当上总统、与媒体长期过招后,杰弗逊也尝到了他原先推崇的“新闻自由”的滋味。离任之际,他酸酸地扔下一句:“舆论所说的真理,原来仅是以报纸上写的为依据。”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其第二任期内也饱受媒体批评,但他倒是想得通。他有一次在会见媒体代表时说:“有时候你们不喜欢我做出的决定,有时候我也不喜欢你们对我的决定的描述方式。但无论如何,我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国家进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女议员骂人下场悲惨

  不是每个人都像布什那么幸运,比如来自美国亚特兰大的前众议员麦金尼,就曾“因言获罪”。

  2007年,麦金尼尚在议员任内时,曾与国会看门的一个警卫发生肢体冲突。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她为这件事到众议院作解释时,她的私人保镖又和一名记者发生了冲突。

  原来,正当麦金尼走上国会的台阶时,来自亚特兰大的记者斯科特紧跟其后,连连追问有关这次事件的进展。本来在这种敏感时期,麦金尼对媒体应格外谨慎,但不想她的保镖却对斯科特粗口相向,甚至推推搡搡,威胁要把斯科特“送进监狱”。斯科特只是一个小电视台的记者,本来他的报道在美国并没有什么影响力。然而,麦金尼的保镖这一推,却引起美国大媒体的关注。本来就看麦金尼不顺眼的右翼媒体福克斯新闻台更是大作文章,说成是“女议员保镖打记者”,把事情越炒越大。

  在2008年的中期选举中,麦金尼这个连任了6届的资深众议员最终因为一连串的是非丢掉了议席。

  微笑面对媒体才是上策

  当然,类似麦金尼事件在美国只是少数。美国官员大多不怕面对媒体,对付媒体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本报记者在美国工作时,曾采访许多不同级别的官员,上至部长,下至小镇里的官员。不过,尽管级别悬殊,这些官员面对媒体均胸有成竹。一个学区里管理残疾儿童事务的“芝麻官”,也能把美国的残疾教育体系讲得头头是道。再深究下去,可能与美国教育方式有关系。美国从小开始就鼓励学生的表达能力,美国的孩子面对镜头很少害羞和怯场。

  总的说来,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美国官员形成了一套与媒体打交道的“潜规则”。比如总是面带微笑,对于可能引起难堪的问题设法回避,不会轻易动怒。因为,在一个资讯发达的社会,官员当众动怒甚至动粗,正是媒体求之不得的“好料”,而且很容易被政治对手利用。正所谓,媒体骂官员不是新闻,而官员骂媒体,很快就能成为引人瞩目的热门话题。

  从另一方面而言,在官员与媒体的互动中,媒体也要有些自律精神。媒体应是官员与民众之间的一道桥梁,而不能动则以民意代表或仲裁者自居,或者倚仗手中的“话语权”把自己的看法灌输给公众。根据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四成民众不相信媒体。《华盛顿邮报》也承认,奥巴马有意避开华盛顿新闻圈也是因为“公众越来越鄙视所谓主流媒体”。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