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启执政新思维 10万干部深入农村“结穷亲”(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重庆开启执政新思维 10万干部深入农村“结穷亲”(2)
2010年04月07日 09:57 来源:重庆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改造山平塘17口来解决生产用水,同时整治囤水田350亩。修建一个日产3000吨的水厂解决高石村的生活用水问题。

  在基础设施方面,对村里2公里的机耕道进行改造硬化。

  民生方面,为每家每户免费修建沼气池,老百姓只管点火;安排卫生部门为村里群众免费检查一次;对村里经过“四议两公开”确定的10户危旧房进行改造,对过境公路视线范围内的房屋进行风貌整治。

  产业布局上,山上发展林下产业,种植杨蹄甲、迎和欢、含笑、刺槐经济林;山下种笋竹,林下养鸡养猪,房前屋后种20株柚子,田里以藕和泥鳅养殖为主。

  同时,高石村还将建设5个居民居住点,逐步实现集中居住,集合起来的土地通过流转后用于发展产业。今年,该村将建成一个居住点,可以居住73户,其中新建56户,每个居住点,都将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

  3月初,本报记者再次前往高石村时,两公里的机耕道硬化已接近尾声,自来水厂建设已经完成了平基工程,村里确定的农田整治已经基本完成。

  侯胜元说:“村里未来的发展,都将围绕这些事情来谋划、落实,土地流转了200多亩。如今村里的老百姓思想变了、通了,很多矛盾都没有了,大家都充满了希望。”

  “结穷亲”的“酉阳模式”

  如果说位于“一小时经济圈”内的贫困农村还可以通过“结穷亲”,让接近行政权力中心的各种资源快速地聚集,尽快的实现脱贫致富。而处于“两翼”经济圈的农村则要另辟他途。

  后溪镇长潭村河湾山寨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清澈的酉水河穿流而过,特别是后溪镇石堤电站建成后,形成了十里长潭。

  资源虽好,可河湾山寨的老百姓依旧过着非常清贫的日子,居住的房子破破烂烂。

  如何让拥有丰富资源的河湾山寨的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这是酉阳县政协2008年与河湾山寨村民“结穷亲”后思考的首要问题。

  后溪镇一负责人称,当时政协在寨子里选了四位有一定实力、想谋求发展的村民进行了帮扶。政协资助每户2万元,每户自己投入几万元,分别对房屋进行修缮改造后发展农家乐,最后每家都成功了。

  四户村民的成功,也带动了其他村民的积极性。但是基础设施的落后还是让不少村民充满了担忧:“如果不做通盘考虑,仅靠几户人家,外边的人会到山寨来旅游?”

  出于山寨村民的担心和对这一地区旅游资源的看好,酉阳县委、政府发动全县机关、干部对口到河湾山寨“结穷亲”帮扶。“到2009年9月、10月,河湾山寨的基础设施、整体面貌都得以改变,再经过一年发展,这里的群众大部分将过上好日子。”后溪镇的这位负责人说。

  对拥有丰富资源的河湾山寨还可以采用“个人帮扶”与扶贫相结合的方式改变其贫困的现状,而对于更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脱贫致富的路子又在哪里?

  “把‘结穷亲’与农民万元增收计划结合起来。”酉阳县委书记陈勇说,老百姓的增收,既要给鱼,更要给渔,同时还要依托工业化来带动。

  酉阳黑水镇镇长吴刚称,镇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个领导对口“结穷亲”两户,三年后,每户“穷亲”必须在现在的基础上增收1.2万元,如果完不成任务,干部考核将一票否决。

  黑水镇大泉村的老党员全文焕是吴刚结下的“穷亲戚”,儿子死了,儿媳出嫁,带着两个小孙子生活。2009年,全文焕全年收入是1500元。

  按照酉阳县制订的三年万元增收计划,在结下吴刚这门“亲戚”后,今年全文焕的年收入可达5500元。

  有了“亲戚”后,真的能增加4000元收入?吴刚讲述了自己的计划:帮全文焕喂养20只鸡,年底统一销售,除去成本后按最低每只鸡20元利润计算,大约有400元。另一方面就是种植中药材。

  玄参和白术,全国90%的产量都集中在酉阳,大泉村又是酉阳的主产地,今年大泉村要种植中药材1500亩。动员全文焕种了3亩玄参。玄参当年产出,最高时可以卖到14元/斤,最低也有2.4元/斤,每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斤。“即便按照最低价格计算,全文焕一年增收4000元并不太难,”吴刚说。

  类似吴刚这样“结穷亲”帮扶的方式,已经在酉阳全面铺开。

  吴刚称,以前发展农村经济,怎么做,缺乏重点引导,通过干部“结穷亲”解决了这个问题。事实上,在帮扶老百姓致富的同时,他们也在为当地培养产业,如果养鸡、养猪达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引进老板来收购或者进行相应的投资,解决了企业与农民的市场问题。

  陈勇说:“‘结穷亲’,在帮助老百姓实现增收富裕的同时,也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一些产业基地的形成,最终通过规模化、工业化来带动农业化的发展。为此,我们鼓励更多的干部到农村,到基层去。”

  干部下去了,还要让更多的政策沉到农村

  从高石村来了“贵客”到酉阳“结穷亲”与农民万元增收工程相结合的探索,无非都是在寻求一条让农村老百姓富起来的可行的发展路径。

  那么,让更多干部走下去帮扶的同时,通过干部对基层现状的了解,还有哪些地方需要重新调整已经习惯了的执政思维、方式?

  万州区后山镇是市科委“结穷亲”的集中点。

  该镇中心小学有1600多名学生,由于校内操场过于狭小,校外紧邻公路的空地成为了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

  了解这一情况后,市科委多方筹集资金数十万元,用于修建改善学校的操场。

  除学校外,市科委对后山镇卫生院改造和一些村的饮水工程也给予了鼎力资助。周旭说:“加上学校,累计给予的资金大约是180万,是多方筹集而来。”

  不仅仅是卫生、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后山镇通往各村的道路设施也亟须改变。

  由于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村劳动力现状导致一些农村目前只解决了温饱而无法解决脱贫,如果不改变现有工作方式和方法,仅靠一些部门筹集一点钱是很难帮助农村致富。

  不管是在高石村还是后山镇,下去“结穷亲”的干部都为当地带去了数额不等的援助帮扶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依托“关系”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审视过去财政、卫生、水利、教育、科技、交通等政策在农村投入不足的问题。

  市委党校一学者称,很多政策在过去都是重工轻农、重工轻商,先发展城市工业经济,这种思路在一段时间内是必须的,在这一特定阶段,广大农民用粮票、肉票支援了城市建设。那么,当工业发展起来后就必须反哺农业,就必须调整我们执政策略和理念,让更多的政策惠及到更广大的农村、农民。

  周旭称,“只有了解农村,你才能知道农民需要什么,哪些政策对路。”要改变农村的贫困,除财政投入等政策要加大外,科技资源大量下沉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未来,市科委将采用科技下乡、专家入园、高效实用技术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等方式,向“两翼”贫困地区注入各种科技要素和资源,同时将科技信息、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农业产业链聚集。

  “各种政策下沉,并不是全面开花”。市委党校的这名学者直言,需要建立在对农村真实情况了解的基础上来制定政策,如果一个村人口很少,劳动力大量集中在外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很难发挥到应有的作用。“结穷亲”有利于更深层次来系统思考这些问题。本报记者 程必忠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