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兵与大山对弈 为国家安全筑“地下长城”(图)(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工程兵与大山对弈 为国家安全筑“地下长城”(图)(3)
2010年04月12日 09:32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军事斗争准备

  神剑问青天,今夕何夕?在迎接未来战争考验的征程上,每一天都是一个时间节点。

  起跑线每天都是新的,而地平线永在天边,第二炮兵工程部队要完成的,是与时间的赛跑。

  走进位于北京的指挥大厅,通过阵地工程远程指挥控制信息系统,首长机关可以实时指挥工程部队和重点施工现场。平时,这是工程建设的远程指挥;战时,这是工程部队作战的指挥平台。

  从平时筑就“地下长城”,到战时抢修“地下长城”,四通八达的工程远程指挥系统完成了第一步牵引式的跨越。

  从土建到安装,承担战时阵地抢建抢修任务的工程部队,对战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充分设定,积多年之力编写完成了《作战工程保障实施细则》,细化了“坑道口部抢修”、“道桥抢修”等数十套作战工程保障方预案。

  以此为依据,他们研制开发了《工程保障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平时,借助该系统可建立完善翔实的作战区水文、气象、地质、阵地等工程设施的信息数据资料库;战时,根据工程毁伤情况,可迅速自动生成工程抢修抢建方案和所需兵力装备数据。

  寻山踏水,他们修建起多座模拟导弹阵地,作为演练部队战时工程保障能力的训练平台。某工程指挥部组织官兵进行快速集结机动、阵地抢修抢筑等作战工程保障针对性训练和实兵演练;某工程技术总队还针对实战变数大、作战能效不可预测的情况,制订了500多项考评细则,完善了所有岗位的战斗力标准,建立专家组咨询会商制度、合格工程营(连)长资格认证制度、操作手持证上岗制度,绘就了详尽的战时能力结构图。

  不久前,首批战时工程信息指挥车开始装备部队,导弹工程兵从此有了信息指挥平台,指挥员实时下达任务,兵力和装备部署等指令通过网络平台快速传递;各战斗组群的情景通过视频传输,在网络监控系统上一览无余。

  前不久,某深山演兵场,记者首次目睹了以“导弹阵地遇袭,工程部队应急抢修”为背景的应急抢修演练。“蓝军”针对导弹阵地实施精确打击,爆炸声浪排山倒海,硝烟中“红军”抢修分队冲向遭深度毁伤的阵地……

  尾声

  大山深处回荡信息化工兵的歌声

  没有战争的年代/我还在战争中/血汗浸染的岁月/硝烟雷火/风餐露宿/铁马冰河/都是为了一个庄严的承诺……

  这是第二炮兵工程部队官兵奔向一个又一个国防工程阵地时嘹亮的歌声。那无名的列车,驶过苍茫天地间。绿色的列车,满载着工兵。他们去向哪里?他们的阵地在莽荡群山之间。只有在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上,才有他们的经纬坐标。

  这是他们在岩层深处掘进掘进再掘进时深沉的歌声。月光照耀着大地山川,岩层深处的掘进不曾停息。这不息的掘进,不曾惊扰祖国的睡梦,没有惊动盛世的繁荣,而恰恰成为一种执著的守候,在大山深处,大地深处,和平深处。

  这是他们向未来信息化战场跋涉前进时高亢的歌声。有人说,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抗战胜利奠定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和“两弹一星”上天确立的。传承着这些血脉的军人踏遍青山人未老,他们手中崛起的是作战阵地,更是和平盾牌。他们长年与大山为伴,自己也化作一脉无言的青山。

  神剑飞天惊天地,有赖俯首筑巢人。工地就是战场,施工就是打仗。在这个高科技密集的特殊战场上,在这个战略导弹的大地之家,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信息化工兵”。神剑问天,他们把青春与忠诚写在苍茫大地。(丁海明 张旗 曲恩东)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