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两会声音】 “地灾医生”许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对“地球村”极端自然灾害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2日 0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极端自然灾害也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科研20余年的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曾参与全国数十起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并在世界实现了滑坡预警的“新突破”。这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地灾医生”介绍,地球演化有其周期性,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地球本身也处于活跃周期、温度不断上升,两者叠加导致了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对此,他表示,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一座“孤岛”,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才能更好应对“地球村”的极端自然灾害。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 许强

  我们的这些灾害都是全球性的,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还是高山,它实际上是连着一个整体的,都住在“地球村”上,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角度,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比如一个地震产生的海啸,那我们提前就要地震预警过后,马上要做海啸预警,因为海啸可能是到了另外岸的很多很多个国家,那么我马上发布预警过后,它就可以预警,它就可以提前撤离,实际上是做这些方面的准备。

  【解说】地质灾害防治的核心是回答“隐患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发生灾害”两大问题。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许强在提案中提出构建由高精度遥感+InSAR的“普查”、机载LiDAR+无人机航拍的“详查”、地面调查核实的“核查”的“空-天-地三查”体系,以此来突破传统地灾隐患排查的极限和瓶颈。

  这一提案得到了中国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的积极回应,目前“空-天-地”一体化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系统已在四川、贵州等多个省市推广应用,成功预警滑坡泥石流上百次。如今,包括这套系统在内,中国已经建设了数万处专业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点,积累了丰富的防灾减灾数据。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 许强

  因为我们这个数据很宝贵,国际上实际上很多国家没有多少灾害(隐患点),像我们这种国家这么多灾害点,这么多监测点,这么多丰富的数据,国际上是很少有的。(我们)就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数据,所以他们就提出来要共享,希望我们来共享。

  【解说】许强介绍,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不仅开放了部分地质灾害数据,还分享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等“中国智慧”。他所在的成都理工大学就举办了多期国际博士课程班,与世界范围内的青年学者分享中国防灾减灾的最新科研成果。

  今年全国两会,许强继续将目光对准防灾减灾,带来了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的提案。许强建议,中国应在青藏高原设立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基地,对当地的铁路、公路、水电等重大工程建设进行全生命周期、系统科学的监测。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 许强

  青藏高原现在我们有很多重大工程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水电工程,这些重大工程建设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为青藏高原是一个生态非常脆弱的地区,又是一个极高寒地区的特殊生态,我们希望要加强(重大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生态环境的监测,尤其是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组织专门的队伍,要设立专门的科学观测站,来进行全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的一个监测,用一些科学的办法来保护来减缓它的影响。

  何美锟 四川成都报道

责任编辑:【刘湃】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