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香港商报:两岸经合会有助双方强化积累和互信

2010年12月22日 0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2月21日上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两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在台北圆山饭店登场。图为陈云林在落座前向到场采访媒体致意。中新社记者 黄少华 摄  

  中新网12月22日电 第六次陈江会于20日至22日在台北举行,《香港商报》22日刊出评论说,虽然两岸经合会的成立迄今未在第六次陈江会中宣布,但双方已达成很大共识,短期内应该可以成立。由于两岸经合会是ECFA后续推动的关键组织,也是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重要运作平台。因此,其成效攸关两岸互信的强化与累积。

  文章摘编如下:

  为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目标所需的磋商,两岸海协、海基两会将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日前表示,两岸经合会组成的时间点,会在第六次陈江会谈前宣布,其框架概依过去双方副部长级官员或两会副会长主谈模式,进一步定型化与文字化。第六次陈江会谈于12月20日至今天在台北市举行,虽然两岸经合会之成立迄今未在会中宣布,但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昨天表示,双方已达成很大共识,短期内应该可以成立。

  两会平台下成立的组织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生效迄今已近三个月,而其生效后首要之务,就是依协议第11条机构安排条款,由双方指定代表成立两岸经合会,负责ECFA后续磋商及协议执行相关事项。由于两岸经合会是ECFA后续推动的关键组织,也是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重要运作平台,其成效攸关两岸互信的强化与累积。

  从定位与功能来看,两岸经合会应属于两岸两会框架下的非常态、功能性组织。诚如国台办主任王毅前不久所指出的,两岸经合会是两岸双方在两会框架下首次共同组成的工作机构和联系机制,它既是两会商谈不断深化的产物,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王毅进而表示,两岸经合会首先应具有鲜明的两岸特色,其设立和运作有必要始终在两会框架下进行。台湾“行政院长”吴敦义也指出,两岸经合会是两岸海协、海基两会框架下的非正式组织,台湾陆委会及经济部均指两岸经合会是在两会平台下成立的组织,不可能取代或超越两岸两会的功能,应是最稳妥及可行的安排。

  基本上,王毅强调“两岸经合会之设立和运作有必要始终在两会框架下进行”,是依据第四次陈江会谈的共识,将ECFA协商回归到两岸两会的“制度性协商机制”的做法,符合大陆所强调之“特殊安排”,以彰显ECFA的“两岸特色”。至于“鲜明的两岸特色”,无非是因为ECFA设置两岸经合会之规定,原本是参考全球自由贸易协议(FTA)中常见之“机构安排”条款模式,以负责执行协议所列的谈判计划、监督协议执行、解释协议条文等。。

  对内协调对外协商

  尽管如此,两岸经合会仍可成为两岸互动的新里程碑。因为依ECFA第11条规定,两岸经合会的职掌包括:落实ECFA目标所必需的协商、监督并评估ECFA的执行,以及处理相关的解释、实施和适用的争端。依如此的设计,两岸经贸领域的诸多事务,几乎都是两岸经合会的掌理范围。再加上两岸经合会下设工作小组,由司、局长级官员负责ECFA后续如货品贸易等四项协议的谈判工作,尤其对于两岸经合会的主导者,由商务部与台湾经济部双方副部长级官员各自领军,两岸已有共识,如此组成在实质上已形成两岸主管部门的直接互动,堪称两岸互信提升的指标。

  对两岸双方而言,成立两岸经合会还扮演着对内协调统合的立场,对外协商相互支持的功能。在对内方面,由于双边经贸协议的议题,跨越不同部会并相互关连,因此需要经合会这样的机构,进行跨部会与跨议题的统合协调;至于对外,则可避免个别议题间的零散谈判,无法相互支持而挤压谈判空间。

  总之,两岸经合会的首要任务,是在ECFA的后续四大协商,包括货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障及争端解决等四项协议,其涉及的范围与复杂度远远超过早期收获清单。从大陆与东盟及其它国家的FTA谈判来观察,较单纯的货品贸易谈判历时至少一至两年,较复杂的服务贸易与投资保障谈判甚至拖延三至五年。因此,两岸经合会要顺利完成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核心任务,就须有前瞻务实的安排,并从互信的培养与深化,逐步排除各种协商的阻力。对此,我们是审慎乐观期待的。(潘锡堂)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