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开理财欺诈骗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如何避开理财欺诈骗局?
2009年01月08日 17:13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期,有关美国金融机构麦道夫(Bernard Madoff)诈骗事件的讨论相当多。由于麦道夫曾经担任过那斯达克的主席,在金融圈的人脉相当深厚,也因此国际许多知名的富豪、机构法人,都深陷其中。相关金额恐高达500亿美元以上。这更让许多人哑然:“如果就连这些金字塔顶端的富有人士、学有专精的大型机构的资金管理者,都难免受骗上当,一般人是要如何避免呢?”

  追根究底来看,麦道夫诈骗事件,是典型的“庞氏骗局”(Ponzi Scheme):这个名称,出自于20世纪初期一个意大利商人,他利用稳定的高额绩效,吸引了将近4万人上当,相关金额达1500万美元 - 当然,这比起100年后麦道夫500亿美元的规模,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麦道夫一案也不免让人想起在20世纪80年代的“鸿源”事件。当时该公司倒债有千亿台币之谱,十多万人牵连受害,显见此类型的事情,在不同时空,皆会以不同面貌出现,而且,规模早以不可与当年的“庞氏骗局”同日而语。

  尽管如此,其中一些要素,却是亘久不变的。在新年伊始之际,大家可以透过以下要点,逐一检视自己手边已有的各式商品和服务,有没有这些潜在的盲点和特征,避开往后可能的潜在风险:

  1.在诉求里:提供异常稳定的获利或绩效吗?

  无论是鸿源或麦道夫,最吸引人的卖点,恐怕就是那“极度稳定的报酬”了。鸿源当时给出每个月约4%至6%的高利,而麦道夫则是每个月有1%、一年有10%左右的稳定报酬 ── 无论景气荣衰。

  尽管并非堂而皇之承诺“保证报酬”,但这些机构多会在早期提供极度稳定的报酬,好建立信心、口碑,从而吸引更多人。

  2.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清楚透明吗?

  在麦道夫案受害的富豪或法人,实际上对于整体的运作流程,并不清楚。原因在于主事者采取了神秘隐讳的作风:一整年下来,要与麦道夫讨论的机会,微乎其微;好不容易有机会了,一次也只有20分钟。一般人根本难窥堂奥。

  由于麦道夫在金融圈地位崇高,一般人皆以能通过“筛选”、进入其“小圈圈”为荣,将资金投入麦道夫的操作、甚至成为一种权贵的象征。若有人胆敢质疑,麦道夫便会断然将其资金逐出,杜绝杂音,通常其它人也就噤若寒蝉了 ── 毕竟,谁会拿每年的稳定报酬开玩笑、甘冒大不讳去质疑金融圈元老呢。

  3.在标的上:组合透明吗?

  根据美国证管会的数据显示,麦道夫为其管理的170亿美元所建立的“投资组合”,实际规模小得可怜,在最高峰时仅有8.71亿美元。那么其它的获利,显然就是靠所谓的“财务操作”了。

  在这里必须进一步问到:这个获利原理,“生财有道”吗?如果无法提供清楚透明的回答,而仅能以“财务工程”、“稳定套利”含糊带过,“没道理”的话,那么此一高绩效就很可能有问题。

  神秘“获利黑盒”,从不曾存在

  而事实上,也几乎没有任何天才,能够支持长期极度稳定的高额报酬,无论是最早百年前的“庞氏骗局”、台湾的鸿源、近期的麦道夫…,其运作就是靠“本金补利息”、“后金养前金”的模式:利用本金来支付高利息、是绰绰有余的了,本金用罄之前,再说服加码、吸引后进资金加入,运作得好的话,几乎是永不泡沫的神话。

  然而一旦大家需钱孔急、要求赎回,或是再也没有后进的新资金时,机制就会瓦解。麦道夫后来就因为在这一波金融风暴导致的赎回潮,难以挖东墙补西墙,神话终告破灭。

  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骗局,而所谓神秘的“获利黑盒”也从不存在。历史为我们呈现了,百年前的庞氏骗局,在往后殊异的时空之中,以各种不同的面貌出现,我们终可理解:一个生财无道的模式,即使获利再高,也不能轻信。

  (摘编自台湾《联合报》网站 作者:城国斌)

【编辑:官志雄
    更多海外华文报摘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