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本洋和尚谈日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与日本洋和尚谈日本
2009年01月12日 16:55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禅师说:“佛性常清净”,其主要意思莫过于让人本心顿悟,一举达到“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的境界。这话放到日本人那里往往变得十分具体,比如:知了的鸣叫渗透了岩石,或者是,青蛙跳进了一口老井,溅出了水滴声。总之,从细节上非让你抓到一个具体的形象不可。要不然,日本人连思维甚至都会停止不前!

  这么说的不仅是我,包括日本的洋和尚在内,特别有同感。洋和尚是瑞士人,长年在日本坚持修行,最终当上了无量光院的僧侣。每天一大早,他都起来诵经,无论是端庄的坐姿,还是洪亮的声音,看上去都比日本和尚来得敏捷,走路如踏上了风一样,显得很轻很轻。

  同样属于东方文化,中国人和日本人很容易被西方人弄错。以前到欧洲旅行,我就常被当地人认成日本人,后来终于有一天,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觉得?他们告诉我:“因为你有三个镜子,一个是你的眼镜,共有两个镜子。还有一个是你的照相机,又有一个镜子,所以加一起是三个,而且这些镜子老戴在身上,所以你像日本人,日本人大都是这个样子!”

  听过我的描述,瑞士和尚大笑起来,他说:“过去到欧洲去的亚洲游客都像日本人,可现在应该是中国人变成三个镜子了,因为中国游客越来越多!”

  的确,现在想起来,过去到欧洲旅游并没有遇到很多中国人,景点大都集中了日本人。可如今,你别说欧洲了,包括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只要能让中国人去的,那里的中国人就少不了!据说,中国目前出境游的人口大约超过了4000万,而直接到日本旅游的人数还不够100万,这个数字显得可怜,跟中国与日本文化的近邻关系相比,似乎不成比例。

  对此,瑞士和尚一边拿着我赠送给他的拙著《狂走日本》,一边用香港腔调的中文跟我说:“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太像又太不像,所以相互之间需要更多的了解才行。”

  他还跟我说,为了了解日本,他特意去香港学习了中文,从他长年居住日本的经验来看,不理解中国也就无法理解日本。

  (摘自《日本新华侨报》 作者:毛丹青)

【编辑:官志雄
    更多海外华文报摘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