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遭遇“中国制造”式困境 被廉价限制软式潜能(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中餐遭遇“中国制造”式困境 被廉价限制软式潜能(3)

2010年08月16日 10:02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餐离具备软实力还有多远?

  与中餐几乎全靠海外华人推广的模式不同,许多国家是以政府行为打造饮食软实力。法国食品协会目前在全球34个国家设立了39个办事处,目标直指“用法国美食集中体现法兰西经济政治”。日本一位曾经在联合国工作的外交官撰文说,自己“工作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请人吃日餐,由此向人介绍日本”。韩国政府去年公布“韩餐世界化推进战略”,宣称在2017年前将韩餐发展为“世界五大饮食”之一。

  “为什么在混合式烹饪盛行的时期,只有日本料理、甚至影响力更小的韩国料理在美国大行其道,而中国菜却被美国厨师所忽视?为什么这道足以代表中国屹立在世界烹饪金字塔顶端的名菜———麻婆豆腐,不能在曼哈顿的高档餐厅出现?”《华尔街日报》如此感叹中餐在美国的落败。该报甚至略带嘲讽地说,任何对中国崛起持疑虑态度的人,至少可以在饮食方面松一口气,因为“中国菜在进军世界美食高端市场时,几乎遭到全线溃败”。

  但事实上,比起中餐来说,韩餐和日餐在海外推广时“先天不足”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位常住韩国的华人分析说,吃外国饮食实际上吃的是该国的文化,中餐经过多年的文化沉淀,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现在世界普遍公认的5大饮食国家分别是中、法、意、日以及泰餐,而韩餐显然受到其国家实力和韩国文化的局限。比起中餐,韩餐最大的劣势还在于饭菜种类不够丰富。在韩国,每个餐馆只主打一种饮食,参鸡汤、炸酱面、泡菜———很多家庭主妇只要有“一招鲜”就敢开饭馆。此外,承担饮食海外推广的载体——韩国侨民,无论在数量还是范围上,比华侨都差得很远。

  “中餐馆跟中国制造的处境几乎一模一样”。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感叹说,中餐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高级餐馆不多,和日韩料理相比,中餐定位不够贵气。他同时认为,海外中餐馆做到了让就餐者喜欢中国美食,但在“传达中国的价值观和中国政治上的吸引力方面还很不足”。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宁则认为,中餐的多向性与丰富性使其具备成为世界口味的潜质,“也许读《论语》的西方人不会超过10%,但吃中餐的西方人很可能达到100%;如果说孔子在外国人眼中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么中餐馆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文化标志,中餐可以说是世界上以大规模渗透方式而非依靠国家战略推广最成功的菜系。”(本报驻英、法、美、加、日、韩记者 纪双城 姚蒙 赫景秀 陶短房 蒋丰 赵小菁 本报记者 万艳)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