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政治家剖析英国选战:新政府仍存不确定性(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华人政治家剖析英国选战:新政府仍存不确定性(2)
2010年05月13日 08:4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变数:

  新政府仍存不确定性

  尽管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联合组阁的大幕开启,但英国新政府的未来同样存在着不确定性。由于在加入欧元区,还有欧洲事务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分歧,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合作仍存有诸多变数。

  李锦怡说,保守党“三大政纲”是不可更改的。这“三大政纲”是:一定不能加入欧元区;加强英国国防;不赞同改变英国大选的选票分配制度。

  在这三点上,自由民主党都有着针锋相对的看法,首先主张英国加入欧元区;第二,主张削减英国的国防开支;第三,改革大选的选票分配制度,从目前实行的按选区分配议员席位数,改变为按人头来分配议员席位数。

  对于涉及到“三大政纲”的原则问题,保守党方面已经有了明确表态,“这三项不会改,其它的可以改”。李锦怡说。

  为何保守党要坚持三大政纲,而自由民主党要极力试图改变呢?背后都有政党的核心利益。

  李锦怡分析说,英国是按选区来进行大选,一共有650个选区,每个选区都有一个议员席位。有的选区人口多,有的选区人口少,但都只有一个议员席位。

  如果按照支持的人口来计算,这次总共有36%的选民支持保守党,但保守党获得了306个席位。有20%的选民支持自由民主党,但是自由民主党只获得57个席位。

  如果按照人数多少来平均分配议员席位的话,自由民主党此次可以拿到近130个席位。所以改革选举制度的背后,最后的受益者将是自由民主党。改革后的制度,对于少数党派有好处。

  对于加入欧元区的问题?李锦怡说,许多英国人都不同意加入欧元区,“欧元一定会有问题的”。因为每一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同,不可能统一使用一种货币。“穷国一定会向富国拿钱,而富国的人民也会问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照顾穷国?”

  李锦怡认为,自由民主党领袖克莱格极力想加入欧元区与他的背景有关。在担任英国国会议员之前,克莱格曾做了4年的欧盟议员,连太太也是西班牙人。另外,加入欧元区,也有效仿欧洲选举制度的因素,因为欧洲采取的是按人数平均分配选票的制度。

  在是否削减国防开支上,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也有明显分歧。克莱格认为,英国目前债务太多,所以要减少国防开支。

  保守党坚决不同意削减国防开支,保守党认为,问题是在于政府构架过于庞大,所以要瘦身,减少公务员的数量。

  困扰:

  英国同样身陷债务危机

  本报记者曾于2008年到访英国,见到了英国保守党的多位高官。那时英国的经济一片繁荣。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让许多拥有房产的英国人都得到实惠。一些在英国的留学生可以轻松地找到一份兼职的工作,月收入超过2000英镑。但短短的两年过去了,英国的经济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工党政府被选民抛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经济出现了问题,一向富裕的英国目前也陷入了债务危机的泥潭。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说, 英国公共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高于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英国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将达到11.4%,高于希腊、葡萄牙的8.7%和西班牙的10.4%。

  马丁·沃尔夫说,英国目前财政赤字数额庞大,政府机构臃肿,公共债务节节攀升,比三年前预想的要贫穷得多。调整势在必行。“问题是,这个国家将驾驭调整,还是将被调整所驾驭?”

  李锦怡说,尽管政府在宣传上一直鼓吹英国经济良好,但实际上从5年前开始,英国经济就开始调头向下,一直没有改观。“工党政府用了非常多的钱来刺激经济,钱花得太多了,所以必须要用很多办法来抽税。税收得太多了,经济就没办法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危机中,苏格兰的银行业面临破产,为了拯救苏格兰银行业,政府花了太多钱。保守党的主张就是减少政府开支,同时也减少税收。”

  由于在税收和政府开支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路,也让英国的经济随着执政党的不同而产生波动。李锦怡说,凡是研究英国历史的人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工党执政很长一段时间后,英国的经济就会出现问题,每次都是保守党把英国带离“破产”的边缘。“每次英国工党下台,保守党上台时都是英国经济最差的时候,而工党上台、保守党下台时,往往是经济最好的时候。”

  但对于英国的选民来说,选择是相当艰难的。保守党税收少,便于发展经济。工党政府花钱多,但改善了人们的福利。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