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旅日侨胞盼胡锦涛“春天之旅”揭开中日友好新篇

2008年04月24日 15: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4月24日电 随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临近,中日关系再次进入人们关注的眼光中,成为在日华人华侨的热门话题。据《日本新华侨报》近日对200名华人华侨的电话调查,91%的被调查者热情期待胡锦涛主席的访问,认为尽管中日关系还可能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但中日世代友好是民心所向,历史之必然,并坚信胡锦涛的“春天之旅”必将推动中日关系由“机遇之年”顺利转为“跨越之年”,开启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的历史新篇。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中日关系如何跨越历史走向新阶段,接受《日本新华侨报》调查的华人华侨特别期待着访日的胡锦涛主席“解题开篇”。在日本从事法律工作的李贵鲜先生说: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到温家宝的“融冰之旅”,目前中日关系已度过了困难时期,迎来了春天。胡锦涛访日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春天之旅”,既是春的传播者,也是春的播种者,对两国关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许多侨胞相信中日双方即将签署的关于中日关系的第四个重要文件,对深化和提升两国战略互惠关系,推动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是一个利好。同时,有的受访者表示:“中日关系好,在日本的华侨华人就会生存得好、发展得好。”

  在调查中,一些侨胞还提及“春天之旅”的三个“第一”和“两封亲笔信”的特殊背景,指出胡锦涛此次访日是中国国家元首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次访日,是继江泽民之后十年来第一位访日的中国国家主席,是胡锦涛连任国家主席后的第一次出访。前不久,杨洁篪外长访日向福田康夫首相转交了胡锦涛的亲笔信,而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伊吹文明访华则向胡锦涛转交福田康夫的亲笔信。这表明中日双方改善关系的诚意,增进双方了解和互信,实现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愿景,是两国政治家和国民共同的心愿。

  中日相邻,和则两利。在东京大学正在做访问学者的黄泓副教授说,当今中日两国关系已经超越历史上此强彼弱的传统格局,开辟了千年未有的新境界。中日双方相互展示善意和诚意,将对方视为伙伴而非对手,肯定对方长处,增信释疑,才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谋求长远发展。希望日本尊重历史事实,尊重中国的核心关切,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民族感情等重大敏感问题上不再节外生枝。在日华人华侨期盼以胡锦涛主席访日为契机,开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时代,使华人在日工作、学习和创业、拓展拥有更广泛的空间。

  许多侨胞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寄予期望,希望两国政治关系回暖能够带动经贸关系升温,形成“政经双热”的局面。从事商社贸易的白先生说,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日本合作与发展的机遇而不是威胁,相信胡锦涛的访问将进一步排除障碍,提升两国经贸、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合作。

  中日世代友好,关键在国民感情基础。据日本媒体报道,胡锦涛将与日本乒乓球明星福原爱切磋球技,还可能与福田交流球艺。在日华人华侨对这种“乒乓外交”感到由衷的高兴,并抱有新的期待。年近古稀的老华侨叶洪骞骞回忆说,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东京举行期间,中国就派出运动员参加,向日本人民传递中国人民的善意。1971年名古屋第31届世乒赛发生了著名的中美“乒乓外交”。随后第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关于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声明,“乒乓外交”深入人心。

  许多侨胞认为,今年也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胡锦涛的“乒乓外交”也将影响青少年一代。他们说,中日关系的承担主体正在更新换代,培养中日关系“接班人”已成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亲和的“乒乓外交””,增进民间交流,改善国民感情,特别是促进中日青少年的友好交往,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夯实社会基础,极具深远意义。

编辑:王海波】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