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8通信业10大新闻 TD试商用拉开跨国3G序幕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盘点2008通信业10大新闻 TD试商用拉开跨国3G序幕 (2)
2008年12月31日 17:10 来源:赛迪网 发表评论

  4.工信部成立,信息化成各行业发展抓手

  根据2008年3月11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的职能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2008年6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挂牌。

  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提出的“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信息化的内涵描述越来越具体。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不仅体现了这种指导思想,更体现了国家对信息化这种比较前沿的领域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信息化涉及方方面面,有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等,而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则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信息通信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所有的最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在我国都已经得到应用,而且大多已经形成产业,比如计算机、软件、通信、芯片等,这不仅使工业实现信息化,也使其他各行各业也实现信息化。而各行各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升,也将对通信信息产业本身提出新的要求。

  应该说,信息化是一个大的抓手,抓住了这个抓手,和其相关的产业,包括通信产业都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5.手机电视国标确定,产业格局仍存变数

  2008年6月21日,手机电视国家标准出台,T-MMB成为国家标准。在这次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的角逐中,共有五种标准参加,分别是清华凌讯的DMB-H、北京新岸线的T-MMB、华为的CMB、中国标准化协会的CDMB和广播科学研究院的CMMB。

  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牵头进行的手机电视国家标准评选活动一直受到来自广电部门的质疑。尤其是在T-MMB被列为国标推荐方案以后,一些反对的声音就不绝于耳,这些声音主要来自于广电系统,广电主张CMMB成为手机电视的国家标准。

  争夺标准是一个方面,在别外一个方面,广电系统已经在2008年对其CMMB标准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化运作,包括和北京奥组委合作,将CMMB业务带入了奥运会,让消费者可以用CMMB手机随时随地观看奥运比赛。在网络建设方面,广电总局正在完善全国37个省会城市和大城市的CMMB网络覆盖,并完成几百个地市级规模城市的网络建设。在业务和内容方面,广电总局将主导CMMB节目生产、集成和运营,并发放CMMB节目集成和网络传输许可证。

  广电对CMMB标准的推广态度和力度是积极和巨大的,而其他手机电视标准的持有者,包括已经在为国标的T-MMB,市场行为则显得明显滞后。为此,人们可以相信的是,虽然国标已经确定,但未来手机电视的产业格局还存在变数。毕竟,事实标准和纸面标准更能左右市场。

  6.闪联成国际标准,信息应用中国有了话语权

  2008年7月28日,由我国提出的“闪联标准提案”以96%的支持率正式通过了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最后一轮形式投票,被正式接纳为ISO国际标准,成为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首个国际标准。

  3C产品互联和协同服务将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但是国际标准一直是中国企业的软肋,在信息产业领域的技术中,过去完全由欧美等发达国家掌控,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被动跟随的角色。因此,我国企业每年要向国外付出高额的专利授权费用,严重制约了我国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产业领域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002年,在原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指导下,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等5家企业发起制定中国闪联技术标准。闪联标准克服了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驱动、端口、网络配置不兼容等难题,可以在电脑、电视机、投影仪、数码相机、手机等3C产品之间自动识别、无线联通。2005年6月29日,原信息产业部将闪联标准1.0版颁布为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闪联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3C协同产业技术标准”,这也是由我国企业发起并主导的第一个“中国标准”。

  闪联国际标准的突破使我国企业拥有了与国际大企业平等对话的权利,不仅可以不再接受国外技术方案的左右而且不需再缴纳高额的专利费,而且可以与发达国家和国际产业巨头进行交叉许可和授权。专家认为,闪联国际标准开创了中国信息领域大企业联合标准创新、共同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的先河,中国企业已初步具备了引导全球信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是中国从信息大国迈向信息强国的重要里程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刘霏
    更多IT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