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群发一千至少一人上当 骗术大起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短信群发一千至少一人上当 骗术大起底
2009年01月08日 17:21 来源:南方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你在哪里啊?好久没联系了。”语气轻松、熟稔,直呼你的姓名,这种冒充“老朋友”打来的电话,往往让人防不胜防。

  “××,你的电话欠费2680元,涉嫌诈骗,银行要冻结你的账户”,这样的一个电话居然骗走了220万元!

  这些都是利用短信、网络、电话进行诈骗的新型犯罪。据了解,广州去年的诈骗警情上升了近3成,仅网络诈骗就已经占了诈骗案件的两成以上,而且信息类诈骗隐蔽性强,有的甚至是境外人员作案,对传统警务模式构成了挑战。

  他们行骗公司化运作,群发1000个短信至少一人上当

  据介绍,这种骗术主要使用群发器群发短信,现在又有团伙使用语音网络电话(VOIP)进行诈骗。用假身份证购买短信群发器,办理银行卡,一天可以发出数万条短信,而每1000个收到短信的人当中,至少有1个人会上当受骗,他们“博”的就是这“千分之一”。

  记者从资深警员处了解到,六七年前,电话诈骗等信息诈骗在海外盛行,并且已经形成产业化的规模,骗子作案手法成熟,分工明确,甚至实行公司化运作。在当地警方加强打击之后,这些诈骗集团纷纷转往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诈骗团伙大量雇用某省部分地市的人员,进行组织严密的团伙作案。

  诈骗团伙以地缘或者亲缘关系为纽带组成团伙,成员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发短信,张贴虚假信息,假扮银行或电信客服人员都有分工。团伙成员分散在全国各地,当账户收到钱款后,马上会有人在不同地方提取。一名资深刑警介绍,这些团伙雇用的接线员薪水很低,有的甚至是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她们按照团伙提供的问答模式与事主对话,一步步诱骗事主上当。而头目的行踪则十分隐秘,有的躲到深山老林,有的则是境外人员。

  我们勿动贪念,小心“避祸”心理被利用

  “过去骗子是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进行诈骗,比如在路上丢捆假币,诱使事主去分钱,然后套出银行卡密码。”一名长期打击诈骗犯罪的警员分析说,现在骗术逐步升级,不贪财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了,骗子紧紧抓住了人们“避祸”的心理进行诈骗。如电话欠费诈骗、祈福消灾诈骗,都属于这种诈骗,在跟事主搭上话之后,通过一系列危言耸听的说法,让事主在心理上感到恐慌,骗子语速快,且迅速给事主提出方案进行诱导。在“避祸”心理下,很多事主都像被“洗脑”一样听从骗子安排。

  需要注意的是,骗术会依据社会热点不断变化,如奥运期间的中奖诈骗往往以奥运宣传单为载体,汶川地震期间就出现冒充灾区群众进行的诈骗。传统的诈骗方式也会不断变种、升级,上当者众。而街头诈骗的作案对象往往是落单人士,尤其是老人和妇女。

  由于诈骗花样不断翻新,居民的防范意识也要随之提高,要多注意浏览防骗知识。对于接触讯息较少、而又最容易受骗的老人,家人要多提醒。据一些警员介绍,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自己形成条件反射,凡涉及动用银行卡或动用现金的事,都要立刻提高警惕,必要时拨打电话寻求亲友帮助。

  部门个人信息泄露多,手机实名高悬

  记者获悉,广州警方正考虑成立信息侦查大队,有针对性地打击以电话、网络、短信方式进行的诈骗。然而,由于骗子成员往往分散全国各地,信息类诈骗的打击有待全省性乃至全国性的联合打击。此外,骗子得手与个人资料大量外泄有密切关系,物业公司、中介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机构都留有大量客户个人资料,而黑客也可通过病毒窃取用户资料。网上有大量贩卖个人资料的行为。在取得个人资料的情况下,可以更轻易地获得事主信任。

  大部分诈骗信息都是通过没有登记实名的手机发出。网上高声叫卖的手机改号软件和运营商推出的手机号码捆绑业务也给身份辨别带来更大困难。

  最后,骗子多数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骗取钱财,目前在银行开户虽然需要提供身份证明,但银行的鉴别并不严格,假身份证开户屡见不鲜。

 [1] [2] [下一页]

【编辑:刘霏
    更多IT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