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品牌价格差距缩小 液晶彩电价格战将贯穿全年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中外品牌价格差距缩小 液晶彩电价格战将贯穿全年
2009年01月15日 16:5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将是国产品牌液晶彩电大举反攻之年”,多家中国彩电企业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上游液晶面板受控于日韩企业,近几年国产品牌液晶彩电一直受到洋品牌打压,但在2009年这一形势有望扭转,国产品牌将借价格优势全面超越外资品牌。

  中外资品牌价格差距缩小凸显市场理性

  在价格战的拉动下,元旦节日市场着实让液晶彩电“火”了一把,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企业销售数据显示,彩电类产品销售额已经占到总销售的四成以上,其中国产品牌液晶彩电的市场份额也大幅提升,在外资品牌一直占据优势的上海市场,元旦三天假日期间,国产品牌液晶彩电市场占比也从以往的30%跃升到40%以上,而从全国市场来看,中外资品牌液晶彩电销量已出现6∶4倒挂。

  假日期间记者走访上海多家家电卖场发现,海信、创维、康佳、海尔、长虹、TCL等主流国产品牌的32英寸液晶彩电最低都降到了2500元左右,42英寸全高清液晶彩电也首次跌破了4000元,47英寸液晶首次跌破8000元,52英寸液晶更是降到万元以下,多数产品价格与去年元旦同期相比已降低40%以上,比2008年十一黄金周也有20%左右的降幅。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品牌与国产品牌在价格差距上也在减小,元旦期间外资品牌32英寸液晶彩电降到了3000元左右,与国产品牌相差500元;外资品牌42英寸到52英寸液晶彩电比同尺寸国产品牌产品只略高800元到1000元。

  创维集团彩电事业部总裁杨东文告诉记者,以往同样规格的产品外资品牌比国产品牌价格一般要高出30%,现在价格差距缩小到10%到20%,说明外资品牌的产品在没有技术优势支撑后,价格正回归理性,消费者也更加成熟。外资品牌如今要通过降价抢占份额,其实意味着其以往强大的议价权的丧失,对国产品牌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超越机会。未来消费者也不会再以价格的高低来做选择品牌的标准,而是会比较产品的技术含量,今后国产品牌的高端产品价格高于外资品牌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国产品牌突破上游技术垄断增加竞争筹码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液晶面板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很快从一两年前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占液晶电视60%到70%成本的液晶面板价格自2008年5月以来快速下滑,至今已下降40%到50%,对液晶彩电来说已有20%以上的降价空间。

  据专家介绍,目前中国大陆液晶面板需求已占全球产量的16%,但大陆液晶电视面板产量较小,绝大多数需求来自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12月下旬,大陆企业决定加大采购中国台湾企业液晶面板力度,先期达成了20亿美元的采购意向。由于台湾企业所产液晶面板价格相对低于日韩企业的产品,20亿美元的采购总额已超过大陆面板年需求的50%,因此,国产液晶电视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另外,创维、康佳、TCL等国内彩电企业已纷纷进入上游液晶模组领域,分析人士认为这将使得本土平板电视巨头对平板电视产业链的控制率从原来的20%提高到50%,今后将拥有更多上游资源话语权。同时,京东方在合肥、彩虹集团在张家港以及上广电在上海的三条6代线已经启动,而广东、上海的两条7.5代线随着国家四万亿元投资计划的落实也有望在2009年启动,这样,本土液晶电视最大的面板瓶颈将会解决,远期看,消费者必将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更好的产品。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在平板电视市场发展初期,外资品牌利用上游屏资源的特殊性和稀缺性拉动市场影响力,保持在我国电视市场的高增长,但随着我国上游企业的技术进步,日韩屏资源优势将逐渐瓦解。预计面板制造业产能过剩引发的亏损情况在2009年将延续下去,后续将会有更多的面板制造企业采取增加供货量或者降价的方式“过冬”,而国产整机制造企业将成为这场面板价格战中的最大受益者,对保持相对稳定的利润空间有较大优势。从整个产业链来看,液晶彩电正在复制当年CRT电视产业发展的过程。

  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认为,由于2009年需求情况还不明朗,液晶面板价格预计将继续下滑,2008年液晶面板行业低迷的趋势将延续到2009年。由此看来,液晶彩电市场的价格战将会贯穿整个2009年,也将比2008年更为激烈,对行业的刺激和拉动也将更大。

【编辑:刘霏
    更多IT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