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6月拉开大幕 “广电队”率先起跑(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三网融合6月拉开大幕 “广电队”率先起跑(2)
2010年03月24日 14:13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链接;

  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extGenerationNetwork的缩写,即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核心技术为支撑所构建的“三网融合”、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络。

  2008年12月4日,科技部与广电总局共同签署《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提出将一期投入1000亿人民币支持NGB升级改造。NGB的建设目标是,在自主创新的技术体制基础上,在2-3年的时间内,形成一套完整的NGB标准体系,出台一系列的NGB相关标准,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示范网。

  预计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达到2亿用户规模,使之成为以“三网融合”为基本特征的新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与电信网竞争的态势。

  试水网游;

  湖南广电豪掷过亿资金

  从去年6月起,湖南卫视的新媒体阵地——金鹰网相继推出了“芒果手机游戏乐园”平台和 “芒果游戏乐园”平台,湖南卫视率先进入网络游戏产业。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 “三网合一”进程,湖南广电集团将投入过亿资金,筹备自己的游戏运营团队,与国内知名网游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加强游戏的自我研发,全面发力抢占网络游戏市场。

  数据显示, 2009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市场规模约达743亿元,比2008年增长30.7%,其中网络游戏的份额最大,占36.5%。网络游戏行业的利润率相当可观,行业平均利润率可达50%以上,与其它行业不同的是,网络游戏主要依靠用户付费的形式,而非广告主付费。“因此,掌握网络游戏用户,可以帮助广电企业增加新的利润点,并有效地抵御广告收入减少所带来的风险。”艾瑞分析师赵旭枫指出,对于广电运营商,电信、搜索引擎等行业对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而网络游戏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可以通过资金投入组建团队、购买设备来实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广电队选择进军网游市场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然而,国内网络游戏市场的竞争激烈,在游戏研发、运营等方面都没有太多经验的积累,在资金方面也无法与那些上市多年的网游企业相抗衡。广电队要想分得一杯羹,还是要依靠用户群、广电系统的牌照和传统媒体的宣传平台等资源优势。

  “另一方面,如果监管政策环境骤变,将给网游企业带来额外的整改和时间成本,这将为现阶段没有产品、可塑性强的广电企业带来切入市场的机遇。”易观分析师玉轶告诉记者,三网融合在近期将引导政策环境进一步严苛,这是广电队进军的最佳时机。

  进军视频;

  国家网络电视台挑战民营队

  由于本身掌握大量的内容与版权资源,广电企业借三网融合进军IPTV和网络视频行业显然是大势所趋。

  早在去年2月,广电总局宣布正式筹建 “国家网络电视台”(cntv.cn),手握CCTV长达45万小时的历史影像资料,汇集全国电视机构每天播出的1000多个小时的视频节目,覆盖面相当广。同时,上海文广也成立“专注上海,专注新闻,专注都市白领用户”的上海网络电视台,提供包括10个SMG电视频道,以及8个广播电台的全天候节目的直播点播服务,即将于今年4月1日向全球直播。

  “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视频业务成为各方争夺的核心业务。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媒介研究所王薇教授昨天表示,电信阵营的企业正在向媒介化方向发展,目前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越来越低,所以电信企业在三网融合中极力争取IPTV牌照,希望通过IPTV(网络电视)业务巩固用户的粘性,增加收入。而对于广电阵营的企业,则希望现有的视频业务向实现全双向、高清方向发展,在三网融合中过程中会努力获取全业务牌照,同时加强内容的掌控,增强用户粘性。

  作为视频民营队代表,激动网CEO吕文生此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三网融合的本质是内容传输渠道的拓展,对于以正版内容为主打的视频内容和服务提供商来说是很大的利好。

  “三网融合是对传统媒体渠道的一种颠覆,用户对内容的需求量会成倍增加,也就是说内容的市场会成倍增大,这跟地产商介入电影院线建设、带来电影票房快速增长是一样的道理。”而对于国家队的来势汹汹,吕文生认为双方所追求的东西并不一样。 “他们的介入反而会加速视频网站在社会认知方面的主流化,对赢得广告主的青睐有很大的促进。”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