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归”群体引发关注 “生猛”走上社会舞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新海归”群体引发关注 “生猛”走上社会舞台

2010年09月13日 12:2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分布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留学人员,昔日怀着梦想在海外求学深造,今日带着知识回国创造人生。(张森/制图)
杨钊/绘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编者按:

  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一代!

  3年来,站在全球背景观海归,立于海归瀚海寻人物,深入海归内心探精髓;

  3年来,改进文风写海归,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横刀跃马论海归,激浊扬清,挥斥方遒。

  “80后”海归博导,担当大任有锐气;“创二代”海归,乘风破浪有勇气;通通归于“新海归”的精气神——变革、继承、创新、责任。

  “80后”:

  海归博导大讨论

  7月14日,《长江日报》一则新闻《“80后”女海归成华中科大新增博导》,将“80后”海归博导这个群体再次纳入公众视域。此前,西南政法大学、天津大学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已先后出现了“80后”海归博导,在国内外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讨论。

  新增博导系女海归

  “80后”海归如何当上博导?

  6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公示了135名具备新增博士生导师资格人员名单,两名女海归的名字赫然在目——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鲁青和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方妍妍。

  对此,公众的反应不一。

  “时尚”与“进取”,是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杨京得知本校出现“80后”海归博导时,条件反射般闪现在脑海里的两个词。“这打破了我对高校处事风格墨守成规的刻板印象。”杨京眨眨眼睛说,“能否成为博导不关乎年龄,而在于老师的学术水平、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学培养理念。”在他眼里,后者才是成为博导的必要条件。

  “生猛”和“厉害”,是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邹婷玉从网上看到国内高校出现“80后”海归博导时,最强烈的感受。“我觉得这些学校敢于用人,很生猛;这些博导年轻有为,很厉害!”但赞叹之后,她也提出质疑:“即使海归博士宽进严出,但我很好奇,他们怎样成为博导,是否货真价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裴淼老师则表示:“我并不感觉反常,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表现足够优秀的话,都可以聘任为博导。”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具备博士学位、海外留学背景、突出的科研成绩等,是高校“80后”博导的共同特点。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