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学遭遇教材之争 美华裔儿童学中文靠什么(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中文教学遭遇教材之争 美华裔儿童学中文靠什么(2)
2010年01月06日 0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同教材各有长短

  高国珍的女儿在标准班学了6年,眼看着女儿的中文一点点取得进步。高女士说,持之以恒,让孩子弄清楚字的意义,这很重要,不要为认字而认字。

  不过有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在马立平班短时间内识字量增加很快,觉得孩子进步明显,更推崇以强化学生识字能力为主的马立平教材。

  家长承认,不同教材其实各有所长。希望中文学校洛城校区标准班所用的暨南大学编辑的中文教材作业形式多样,既有生字、组词、造句,也有改错、填空、对应,同样的字以不同的形式在作业中反复出现,但作业量较大,有些孩子会觉得负担重。马立平教材作业以认字、写字、造句为主,作业量相对少,学生较轻松;利用CD光盘做作业,更有趣味性,但有时候学生填字游戏可能记得是字的位置,而不是字本身。

  有教师认为,暨大中文教材的优点在于比较系统、专业、正规。缺点是形式上略显陈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形式变化不大,对话太多。

  近年来暨大对中文教材进行了改进,现在第一册到第十二册全部是2008年的改进版。程薇娜老师认为,暨大教材改版后比原来活泼了许多,但课文量明显不够,不适应课时进度。

  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许又声2008年底前往华府考察时,有教师反映现有暨大中文教材与美国现实生活和学生思维有脱节现象。许又声透露,国侨办正在与暨南大学合作,以现有通用教材为基础,结合国内专家和海外一线教师的意见,出版特定国家的专用教材,希望有美国的专用中文教材尽快面世。

  马立平教材异军突起

  说起马立平教材,在洛城校区教了近3年马立平班的沈月亮老师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欢。

  沈月亮说,在普通教材班教中文时,她发现学生在读课文时比较流利,而读练习时嗑嗑巴巴。原来课文里有注音,而练习里没有。这促使她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认字还是读音?难道拼音真成了甩不掉的拐杖?

  正好这时,马立平教材出现了。按照马立平的说法,其教材受台湾老奶奶传统教育方法的启发,强调认字。

  比如教唐诗《静夜思》,识完字,会念了,把四个句子一句句剪开,让孩子拼;接着逐句把一个个字再剪开,让孩子再认字、拼字。沈月亮觉得,有这种玩拼字游戏的活跃氛围,教学效果会更好。而马立平教材的文章选得比较符合美国当地孩子的口味和语言习惯。

  在二年级马立平班任教的游丽萍老师说,马立平教材不靠拼音,而是靠不断的重复,强化学生的记忆,从短期看效果确实明显;马立平教材使用CD光盘,学生在做填字游戏中强化识字,确实让小孩更有兴趣。

  不过有教师认为,马立平教材的课文量太大,学生没法消化。学生家长帅女士认为,马立平教材的课文太长,生字太多,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割裂中文字的形状与字的含义。

  有人说,马立平教材就像做西式快餐,有固定模式,要让学生完全跟下来,老师和家长的工作量太大,老师发挥的余地不大,家长也很难花大量时间陪着检查督促。沈月亮建议,学习马立平班的学生,家里必须有讲普通话的环境,家里讲广东话的孩子,她不建议参加马立平班。

  何竹芳老师认为,小时候拼音基础打得比较扎实的孩子,或者是刚从中国国内来到美国的孩子,学马立平教材,可能进步会更快一些。

  眼下,马立平教材在华人家长中很热,大华府地区多所中文学校趋之若鹜地开设马立平班。一直坚持以普通中文教材为主导的洛城校区也不得不增设马立平班。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