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说:电影院票价猫腻有多少?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媒体评说:电影院票价猫腻有多少?
2009年01月03日 09:23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1月1日,笔者计划在某电影院购买两张电影票,刚走到售票口,就被一名票贩子拦住了。票贩子拿出一张“会员卡”,告诉笔者,只要拿这张卡就能从售票处换出两张笔者所需的电影票,价格只有100元。这样算下来,电影票的价格为50元/张,而售票处的价格为60元/张。

  笔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用了这张卡,果不其然,从售票处换出了所需的电影票,标价是特价30元/张。笔者发现,前前后后,通过会员卡换票的有好几个人。

  票贩子给笔者算了一笔账,通过“会员卡”,观众每张票能省10元,而他们从每张票中能赚差价10元,他们的上家每张票也至少赚10元。算下来,他们每天能赚一二百元。这名票贩子说,这边生意不好,他们赚的都算少。

  票贩子之所以能发明这种新的“盈利模式”,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有些影院票价偏高,去年这里贺岁片的票价也就50元/张,而今年的公开售价为60元/张,这就有了利润空间;二是双轨价差,票贩子虽然对如何搞到这些会员卡讳莫如深,但向笔者透露要搞到这些会员卡肯定得有“内部关系”。如果影院不能以同一价格出售,则必然会产生价格“寻租”。

  拿着手中的票,笔者不知是该抵制还是该感谢票贩子。抵制?笔者只能买比别人价格都高的票;感谢?他们的本意绝不是为观众省钱,而是为了赚钱,就连他们自己都清楚“倒票”行为见不得“阳光”。江闻(北京 职员)

【编辑:张艳红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