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乔装深入黑作坊 揭秘“美味”烧腊来源去向(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记者乔装深入黑作坊 揭秘“美味”烧腊来源去向(2)
2009年06月18日 13:54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作坊暗访

  满地血污、沥青发臭的地下作坊生意红火到做不完

  加工老母猪肉的脏作坊竟合法

  工房里吊了一排变质母猪肉

  地下烧腊作坊大都散布在村郊、田间或较隐蔽的小路边,三五成群。14日晚,记者对南海大沥周边的四五处地下作坊进行了暗访。

  南海大沥太平大道,路边几家烧腊加工场正准备开工。一间占地较大的作坊里,狗吠连连。入内,作坊里漆黑一片,借着电筒的光线,可以看到几间加工房里四处油污、脏水横流,尽管尚未开工,仍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酸臭味。一间工房里,吊着一排切割好的猪肉,不少已经发黑或变质,发出阵阵腥臭味,同行的一位从事多年烧腊行业的报料人说,这些大都是老母猪肉。房间一角的灶台上,两只大铁锅里装满了肮脏的炼制油,旁边有一个两米多高的冷冻柜。

  紧挨着作坊,是几间工人住的简陋房,对面搭建的棚里,放着准备晚上处理的鸭鹅。一个工人告诉记者,凌晨两时才开始工作,他们主要是宰杀鸭鹅的。记者发现,这家作坊就在鱼塘边,污水直接外排,还违规搭建了“土锅炉”,周边是几家同类作坊。

  昨天下午,当地政府对该作坊进行检查时,作坊主提供了相关证照,执法人员表示该作坊合法,不是地下加工点。

  记者留意到,两天前暗访时发现的变质猪肉、冷冻柜等都不见了,作坊里空荡荡的,似乎没有再生产,地面也干净多了,塘边圈养着数十只活鸭。

  污秽窝棚日产千只烧鸭

  南海太平南工业区,一条通往太平村的田间小路旁,是一片五六百平方米的低矮平房,聚集着近十间烧腊加工点。

  15日凌晨一点,不少作坊正在开工,记者设法进入作坊。眼前的场景令人吃惊:十几平方米的窝棚里,几名工人正赤膊处理鸭子,近千只刚脱完毛的鸭子堆在到处是污水的地上,旁边一地污秽的鸭毛,刺眼的鸭血四处横流,一群待宰的鸭子乱叫着在房里乱窜,房门边的大铁桶内装满了滚烫的沥青,工人不时往炉灶里添柴,屋顶和四壁被烟雾熏得很黑。正在忙碌的老板说,每天的生意做都做不完。

  凌晨4时多,一辆车号为“粤Y837××”的送货车将一车“新鲜”出炉的烧腊送到附近的中南市场,这里聚集着三四十家烧腊批发店。

  走访这些窝棚里的烧腊点,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视觉“震撼”:肮脏的地面、乌黑的墙壁、飘着鸭毛鸭血的污水池。一个占地近百平方米的地下加工点,还分了屠宰区、脱毛区、油炸房间、烧腊炉灶区等,甚至还有活禽圈养区,但整个作坊污秽不堪,充斥着恶臭。很难想象,那些看上去色味俱美的烧鹅、烧鸭,就出自这样的地方。

  在大沥曹边村外,有三四家烧腊厂,据称都是无牌无照的地下作坊。14日晚间,记者进入这些作坊,没有看到任何公开悬挂的证照,一家加工点还安装了监控设备。

  据调查,这些散布的地下烧腊作坊由不同地方的人经营,有当地人,也有怀集、罗定人,还有四川、贵州的。

  烧腊档主细心询问“给谁吃”

  地下烧腊作坊出品的大批劣质烧腊,都去了哪里?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整容炮制”出来的烧鸭、烧鹅,每天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南市场,由此批售到省内各地。

  15日凌晨4时许,中南市场的烧腊批发场已经灯火通明、人头涌涌,数十间烧腊店前围满了前来进货的人,地下烧腊作坊运送来的烧腊也陆续送进这些店铺。这里的烧腊店以批发为主,也做零售生意。每逢记者上前问价,档主都熟练地问:是拿去卖,自己吃还是饭堂用?自己吃,档主就推荐吊在台面上卖相好看的。批发回去零售的,就介绍装在塑料箱子里的,卖相稍差点。如果是饭堂用,就介绍铁箱里看上去黑乎乎的那种。一位档主告诉记者,她的档口每天早上都有饭堂和罗村市场的人来拉货,“刚刚送走了200多斤”。

  记者发现,地下作坊送来的烧腊卖价稍低,烧鸭零售只要4.3元/斤,批发3.5元/斤。从事烧腊生意的报料人告诉记者,这样的价钱,如果是正规烧腊厂维持成本都困难。在一家规模较大的烧腊店,10分钟内就卖出了6箱烧鸭、烧鹅,共约120只;5时许,一辆“粤YS360×”的吉普车满载8箱数百只烧鸭、烧鹅上路,这些“美味”就来自太平村附近的烧腊作坊。记者一路跟踪,吉普车最后来到顺德红棉市场,这家烧腊店尽管挂出了三证,档口外却见不到任何档名。记者上前问烧鸭价,烧腊档员工说,8元一斤。据悉,这些地下作坊炮制出来的烧腊,当天便走上餐桌,成为许多市民的“美食”。

  地下烧腊为何屡禁不止?

  正规设厂投入高 违法成本实在低

  严管严打之下,地下烧腊为何屡禁不止?

  从事烧腊行业的线人告诉记者,正规烧腊厂必须有符合标准的生产车间、冷库、成品库甚至检测室等,运输也要有专车,一家高规格的烧腊厂投入需要300万元,而地下作坊投入几千元就能生产了。高门槛的准入标准让现有的正规生产企业仅能供应烧腊市场的部分需求,地下作坊由此应运而生。

  “反正没什么成本,换个地方再起炉灶”,昨天,一位正规烧腊厂老板无奈地对记者说,地下烧腊不但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也对正规烧腊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因为“摆上档口的烧腊,市民根本不知道哪些是正规的,哪些是黑作坊的,卖相好、便宜是消费者选择的主要标准”。一位现场执法人员也坦言,处罚不严、违法成本低,也是地下烧腊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每次执法,往往就是几个炭炉几个锅炉没收了,作坊老板眼都不会眨一下,一次没收的生肉熟肉成本至多也不过千元,而且,一般捣毁黑加工厂时很难揪出真正的幕后老板。而在香港,无牌经营食物制造厂的最高可罚5万元及入狱6个月。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刘立平就提出,在全省建立食品安全终端检测网络,把劣质食品危害食品拦截在进入市民“肚子”之前,并呼吁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给消费者带来损害的赔偿额度,将食品安全伤害事件从民事案件上升到刑事案件,以加大震慑力。( 文/记者 孙朝方 黎存根 图/记者 阙道华)

【编辑:陈薇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