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爸爸寻优质教育险被逼疯 买学区房负担巨债(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80后爸爸寻优质教育险被逼疯 买学区房负担巨债(2)
2009年11月23日 07:4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为孩子上学背上巨额贷款,值不值?

  安瑾结婚已经两年了,丈夫张明毕业于清华大学,对北京市的基础教育情况更敏感,尽管还没计划要孩子,可张明已经开始研究学区房了。

  “他要在还完第一套房的贷款之后才考虑要孩子,因为这样我们再买学区房的时候,就可能在一些银行拿到首套房的优惠利率。”安瑾说,“他希望将来能让孩子去海淀上学,现在每天都在研究一些小学的招生简章,算计着家里的存款,按照学校要求的落户年限规划买房的时间。”

  安瑾觉得张明正在因此变得越来越抠门,“我们出去玩,他都要从家带一瓶烧好的水,因为觉得在街边的小商店里买太贵了。”

  在北京上学,谁都绕不开学区房。

  徐先生的房子购于2005年,这曾经是徐先生颇为自得的一项重大决策,他是研究生赴京同学中唯一拥有房屋所有权的人。

  如今,当初的决定亟待“纠偏”。“怎么就没想在老城区买房子呢,六七千元的单价咬咬牙也是可以承受的。”徐先生恨不得吃后悔药,“如果那一步走对,现在就不会有这么多烦恼了。”

  徐先生考虑过置换的可能性,把现在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卖掉,可以在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老城区买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上个世纪80年代的学区房。这意味着居住条件的急剧下滑,生活质量也将受此影响,“毕竟是打持久战”。

  如果把房子贷款还清,去银行办了抵押贷款,然后买学区房就可以办公积金贷款,再加上找人借的10万元,徐先生算过,他们将背上120万元的巨额贷款,“30年内每个月可能要负担6000元的月供,同样影响生活质量。”

  就为了孩子上学,这样到底值不值?徐先生自己也很矛盾。

  不能洒脱地一走了之,就只能接受现实?

  29岁的秦先生也是“80后”爸爸,他从2004年来北京,一直都是租房子住,少了买房换房的困扰。

  当爸爸之前,在外企工作的秦先生活得简单,对将来没有明确的计划,漫不经心等着房价跌,可事与愿违,现在的房价早已高不可攀,买房计划依然无限期搁置;股市狂飙,人人入市的时候,秦先生的钱还在银行存活期,股票、基金坚决不碰。

  他说,北京市纷繁复杂的择校政策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智力范围。孩子满一岁的时候,秦先生决定申请移民,“在国内没什么可留恋的,出国也许更好。”

  相比秦先生“一走了之”的洒脱,徐先生还在痛苦地权衡各方利弊,难作抉择。

  实际上,徐先生更想买一辆车,扩大活动半径,不必风吹日晒。

  但徐先生始终下不了决心把存款变成车。如果买车,徐先生就得放弃学区房,完全指望单位的共建学校或者硬关系。但是,这两条路都有不确定性,共建指标有限,不知道能不能排上队;而托关系找熟人,又太冒险,先“不说到时候是不是能找到过硬的关系,光是那份急你就受不了”。

  买车还是买房,这般艰难纠结的选择迫使徐先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上学政策的研究中去,希望能找出一条相对轻松的上学之路。 (本报记者 李丽)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