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称上海熊猫乳制品三聚氰氨超标属个案(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质检总局称上海熊猫乳制品三聚氰氨超标属个案(3)
2010年01月06日 08:57 来源:国际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问题企业起底

  元旦前的案件披露,让浙江熊猫再次遭遇误会。一个重要原因是,浙江熊猫的名气远大于上海熊猫。资料显示, 浙江熊猫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炼乳生产企业,位居同行业第一。

  浙江熊猫方面的人士告诉记者,在发布法律声明之前,公司已经对上海熊猫的情况做过调查。上海熊猫为原籍在温州苍南的几个自然人股东投资组建,其注册地在上海奉贤区,为独立法人。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原名为上海宝熊乳品有限公司,后经四川省一家企业授权、许可使用了“熊猫”字号(该企业注册了奶粉类的“熊猫”牌商标),更名为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

  而浙江熊猫为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投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公司字号“熊猫”来源于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授权许可的注册商标“熊猫”牌(注:该商标注册产品范围:炼乳等)。

  “浙江熊猫公司和上海熊猫公司为不同的投资主体在不同的地区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均为独立的企业法人,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的投资或产权的法律关系。”

  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显示,上海熊猫由温州人王岳超在2001年创立,王岳超是大股东,其他的3名股东均是他的亲戚。王曾自称自己从事乳品生产经营有10多年,在来上海前,他在温州即生产乳品。

  上海熊猫与三聚氰胺的瓜葛,在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中已经展现。在那年9月16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公布了国家质监总局对全国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491批次产品的紧急专项检查结果,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上海熊猫生产的“熊猫可宝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抽查了5件,有3件不合格,其三聚氰胺的最高含量达到619.00毫克/公斤,仅次于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最高含量2563.00毫克/公斤)。

  记者联系到转让商标的四川雅安熊猫乳业有限公司,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在1999年初将自己所拥有的“熊猫”商标使用权转让给了上海熊猫,允许其生产“熊猫”品牌的奶粉。不过,这一商标使用权为十年,在2009年1月2日已经过期了。

  新闻视点:如此大局观令人愤怒

  另据钱江晚报报道 一年多以前,随着生产问题奶粉的三鹿公司相关责任人被判刑,善良的公众一度长出了一口气:永别了,三聚氰胺。

  事实证明他们高兴得太早了。2009年的最后一天,上海的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可惜的是,这一查处措施迟了8个月。

  对于上海熊猫乳品问题的查处,早在2009年4月已经进行,但在之后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一直处于对公众“保密”状态。为何政府部门在查处了8个月之后,才把情况通报给公众?上海当地一些业内人士透露,他们其实在此前就知道了这一事件,但是被告知要“保密”,“不能说”。对于原因,他仅表示,“目前乳业恢复形势很好”。

  原来如此。在这句话面前,映照出我等升斗小民眼界的“小”来,只想着个体的生命安危,没有大局观,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2008年9月,全国性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之后,乳品行业声名狼藉,小作坊自不必说,一些知名品牌也纷纷落马,整个行业在消费者的失望和不信任下,遭受重创。慢慢地,我们忘记了那些不愉快,相信一场大荡涤后会有更加规整的秩序和更加严格的市场自律。我们继续喝着牛奶,喝出了乳业的再度繁荣,2009年前三季度,行业景气指数为95.5点,距离最高点仅差4.5点。

  然后那个幽灵又来了。而居然相关部门瞒了我们8个月。难道非要等它戕害足够多的民众,吸取足够多的“养分”分娩出“下一代”才行?如果这样的话,8个月属于早产,胎儿尚未发育好,有关部门何妨再养两个月,再把这个怪胎放出来?

  上海熊猫乳品的问题产品是使用了此前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源所致。这说明当时市场上流通的一大批问题产品的监控出现了空白,那么相关的质监部门当时干嘛去了?当时没干啥,现在就不好回答当初的问题奶源怎么没被销毁反而又重出江湖,想了8个月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想清楚没有?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需要恢复,跌至低谷的乳品行业需要恢复,但是以恢复行业经济的名义而置民众的安危于不顾,把有害的信息当宝一样藏着掖着,这样的“大局观”冷漠至极,狭隘至极,让人愤怒至极!

  2010年新年的第一天,全国许多手机用户都收到了一条来自三鹿等22家奶制品责任企业对问题奶粉事件的道歉短信。短信中写道:“决心以此为戒,杜绝不合格产品,诚恳接受社会监督。”这样的短信以后还是别发了,有没有不合格产品,我们不知道,只有质检部门才知道,可人家知道了就不告诉你,你能奈何?

  (董碧辉) (记者 乔全兴)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