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学生从不做家务 重庆给学生补“生活”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21%学生从不做家务 重庆给学生补“生活”课
2010年04月13日 08:47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年龄稍大孩子学做饭,稍小的孩子学种庄稼,住读的孩子每周要洗两次衣服……昨天,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在我市巴蜀小学开题,启动了该校针对城市小学生的一系列生活教育实验。

  调查表明21%学生从不做家务

  此前,市教科院针对小学生做家务劳动状况的调查表明,多达21%的学生从来不做任何家务,甚至连整理书包都请家长代劳。

  接受调查的近千名小学生都是主城区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他们每天参与家务劳动不足10分钟的学生比例为43%,就算做家务也只限于擦桌、扫地、倒垃圾等极轻微的劳动,有56%的学生起床不叠被子,70%的学生不洗碗,也不洗自己的衣服,从来不洗菜、做饭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91%。

  孩子愿做家长却不让学生动手

  调查还发现,并不是小学生们不爱劳动,67%的学生在接受调查时都觉得家务劳动有意义、有兴趣,愿意做家务;而认为劳动没意义、没兴趣的学生比例只有7%。学生不做家务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没教,家长不让”。

  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个别小学生还曾闹出了在学校吃饭,打开饭盒,拿起鸡蛋不知怎么剥的笑话。

  “孩子总要长大,他们以后离开了家长怎么办?”市教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王纬虹说,应该改变这种大人“不让做”,导致孩子“不想做”,最后就“不会做”的现象,不能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低能儿。

  当务之急给学生补“生活”课

  去年,巴蜀小学开始尝试开设“阳光农场”,让小学生在校园的空地里种上茄子、丝瓜、豇豆等19种农作物,承包到组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等。

  巴蜀小学还开设了一系列生活教育课程。例如开设家政课,教低年级学生自己洗头、梳头、洗澡,学会洗内衣、袜子等小件衣物;教中年级学生学会使用针线,会钉纽扣,会整理房间等家务劳动;并准备让高年级学生走进学校专设的“厨房实验室”,学会安全使用炉具,能热饭菜、包饺子、下面条;学会洗刷餐具、茶具,会摘莱、洗菜、淘米等。包括请家长配合,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学会生活自理。

  目前,我市育才中学、永川上游小学等学校也都在积极开展生活教育,进行了类似探索。(汤寒锋)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