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专家”张悟本遭质疑 背后有文化公司运作(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食疗专家”张悟本遭质疑 背后有文化公司运作(3)
2010年05月24日 17:11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电视台曾婉拒张悟本

  2009年初开播的《养生堂》,是BTV科教频道一档品牌栏目,也捧红了一批“养生名家”,不少嘉宾在主讲过几期节目后一号难求、慕名前来寻医问诊者大增,出版的养生书籍也常常成为畅销书。而张悟本的火爆,连《养生堂》栏目制片人伍立也感受到了。

  伍立颇有些无奈地向记者表示,不少人向他询问张悟本,甚至想托他挂个张悟本的号,他只能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栏目从没有邀请过张悟本,他也和张悟本从未有过私交。“好多人一说张悟本都以为是上过我们节目呢,我们也正想找个地方澄清一下。”

  伍立说,早在去年下半年,张悟本的经纪人就曾联系过他,希望上《养生堂》,在详细了解了相关情况后,伍立婉拒了对方的请求。伍立说,不少出版社都主动上门,希望推荐自己的养生畅销书作者成为嘉宾;也有一些生产保健产品的厂家拿着钱找上门来,希望帮助他们进行宣传。一方面这让《养生堂》一直以来的品牌积累从侧面得到展现,另一方面,也让栏目组从制片人到编导坚定了抵抗这种利益驱动的决心。

  伍立说,观众心里都有一杆秤,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也许短期内无法鉴别,但时间长了观众心里都有数。但他表示,也有很大一部分观众有盲从心理,认为电视上说的什么都是对的,缺乏一定的判断和辨析能力。

  很多养生名家并无医师资质

  对于嘉宾人选上,伍立说节目组设置了多道关卡。“首先,我们会在专业网站上搜索他的论文,假如没有发表过正经的专业学术论文肯定不行。另外,还会要求他出示医师执业资质。”伍立称,社会上一些“养生名家”并不具备医师资格,“虽然邀请这样的嘉宾能在短期内提高收视率,但是为了节目的长久生命力,我们都不会请他。”

  “其实还有一套很容易的辨别方法,在做《养生堂》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业内的中医名家,形成了一个圈子,在这圈子里一打听就行。”

  伍立认为,养生节目需要对观众的健康负责,因此不适合打造成纯娱乐节目,应该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毕竟电视媒体还是要有一定的公信力和责任感。”

  “他背后有文化公司在运作”

  “按着目前的表现,张悟本后面应该有一个文化公司帮助他运作。”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化公司负责人说,有很多电视节目除了制作团队外,背后还有一个招商团队负责商业运作,“很多文化公司和对象谈合作都希望有个‘身份’,也就是说,文化公司要挂靠在一个栏目,才更有说服力。”

  这位负责人认为,文化公司会把他们的资源推荐给电视台,甚至会垄断这个栏目。嘉宾由电视走红后,通过其社会影响力再去发行图书,获取更大的利润。而对于一个新节目,它本身也需要能够“剑走偏锋”的嘉宾。

  “一些新播出的节目也需要炒作,它和那些慷慨激昂的嘉宾形成了互相提升的目的。节目收视率高了,广告收入自然增加,电视台就会从中牟利。”

  “在一些大的电视台做保健养生的节目,嘉宾一般都要给电视台付费,这就好像是一个真人秀一样。一期节目的价格,一般都在十几万到二十几万。”该负责人介绍,嘉宾通过电视走红,他的付出很快就会成倍地收回。文化公司会帮他策划后面出书等活动,从中收取不菲的策划费用。“老百姓很有热情地埋单,电视台、嘉宾、文化公司三方获利。”

  张悟本出书获利可观

  王府井书店,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摆在畅销书展柜中醒目的位置。该书首次印刷于2009年10月,在2010年4月进行了第二版第二次印刷。王府井书店专门辟出一块展台摆这本书。一位老年人摘掉眼镜,捧着书仔细地看着介绍,“老街坊都说他讲得好,我也买本书回去琢磨琢磨,养养生。”

  一位出版社工作人员介绍,出版社和作者签的合同有两种,一种是版税合同,另一种是一次性付款的合同。

  “一般的作者版税合同只能拿到8%,非常知名的人甚至能拿到15%的版税。”这位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着其书上标明的销售百万册计算,每本书售价35元,加上版税,他出书获利实在可观。现在据说销量已经不止100万册,他可以获得的利益就更加巨大。

  养生栏目进入“捧角”时代

  多年前,当赵本山在春晚卖拐的时候,很多人心里大概都嘲笑着“范伟”:这笨蛋,不仅被忽悠瘸了,还被人忽悠走了自行车和钱。对于“范伟”来说,赵本山的话就是金玉良言,而那副拐绝对是雪中送炭。如今,当各类养生节目开始攻占荧屏的时候,电视机旁的观众却也不知不觉地成了“范伟”,养生书脱销了,绿豆涨价了,大师的号挂不上了。这股越吹越猛的养生风帮助多少人强身健体不得而知,但的的确确捧出了一茬又一茬的大师专家。

  养生节目从去年以来的红火并不是偶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现代人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而就医难、看病贵仍是一个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养生节目正是迎合了人们的需要。但随着大批养生节目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何避免节目同质化成了一个难题。《百科全说》就选择了综艺节目的形式,养生大师不再一脸严肃,而是像表演脱口秀一样尽情挥洒个人魅力,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表演再搭配上夸张的音效,效果确实惊人。此外,节目中还请了一些随时可以打断大师发言的年轻嘉宾作为陪衬。这些年轻嘉宾的作用其实和赵本山身旁的高秀敏类似,看着像是在添乱,实际上却把范伟眼中的赵本山烘托得愈发高大。

  养生节目毕竟不是综艺娱乐,对养生大师的追捧也不能像追捧超女快男一样缺乏理性。电视台追求收视率,大师们追求名气,而观众们要的却是健康。虽然不能一棍子把所有养生大师都打成“大忽悠”,但必要的把关却是不能缺少的。事实上,站在大师张悟本背后的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中的每一环都需要张大师以惊人之语和高收视率为基础。而给养生节目捧场的观众很多都缺少相关知识,尤其对于一些长者来说,电视里说的东西往往就代表着权威。但电视毕竟不是造星机器,更不能在禁止了明星药品代言后,又捧出变相的电视购物广告,哪怕这广告的对象仅仅是一捧绿豆或者一根茄子。 (记者 王雯淼)

参与互动(0)
【编辑:陈薇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