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升学门”揭开日本留学市场中的灰暗地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日媒:“升学门”揭开日本留学市场中的灰暗地带

2010年07月19日 1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7月19日电 日本《中文导报》近日刊发署名文章对近期报道的池袋中国留学生遇“升学门”事件发表评论。文中称,多年来,日本也是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的热门之选,但是不断扩大的留学市场也滋生出巨大的灰暗地带。文章呼吁日本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善意的留学生政策;入管局、学校、留学生三者摆脱由上而下的单向压制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以促进留学市场健康发展。

  文章摘录如下:

  国内高考结束后,在传统升学之路以外,出国留学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孩子的新选择。据预测,今年中国赴海外自费留学人数可能增长30%,达到创纪录的27万人,而留学生总量会近30万人,稳居留学生输出量全球首位。但是,出国留学不是忧愁的结束,而是烦恼的开始。无论是令人向往的欧洲、美国,还是留学热门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面对机遇,也面临陷阱;适应环境,更挑战自我。

  多年来,日本也是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的热门之选,但是不断扩大的留学市场也滋生出巨大的灰暗地带,使人无法回避。近期报道的专门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在日遭遇“升学门”,揭开了这个灰暗地带的一角,或许不是个例。

  被入国管理局拒签和收容的学生指责学校屡屡刁难,不出具证明,延误了升学的时机,目的是为了诱导学生去同一系列学校的姊妹校就读,以保证校方获得安定的生源和收入;学校方面则认为很多学生报名之后就消失了,只有在续办签证的时候才出现,签证被拒只怪学生不上学。在日本的留学市场上,入管局、学校、留学生构成了奇怪的三角关系,既互相牵制又彼此依赖。在日本社会老龄少子化趋势日益明显的社会环境中,在中国学生大批量走出国门留学海外的时代背景下,以上三角关系的推演和攻防,催生出留学市场的灰暗地带,涉及到生存和利益,也制造着悲剧和受害者。

  日本开放留学生政策20多年,但国家对留学环境的整备、对各类学校的管理、对外来生源的选择,总是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在不同的年代里,日本爆发留学生事件不绝如缕,所谓 “社会大逃亡”时有发生,且出现两大趋势:1、由低学级向高学历延伸:从日本语学校到专门学校,从短期大学到正规大学,留学生因生活和学习不能两立、在日本找不到出路而被拒签,不少人选择不法滞在;2、由地方向城市集中:从北海道就学生四散,到山形酒田短大学生出走,再到首都圈某国际大学发生大批学部生自我放逐,留学生迫不得已的不辞而别曾带来严重社会影响。日本国家层面的政策滞后或缺失,直接影响到对学校资质的鉴别和接受能力的管理,也表现在招生源头上的放任自流。这一切叠加起来,让留学市场的巨大底部显得鱼龙混杂、灰暗莫测。

  日本的学校一般由学校法人负责经营。日本的私立大学、专门学校,曾被戏称为“株式会社”。诸如此类的学校收取学费,用于经营,无可厚非。但学校以培育人材为本业,学校提供的产品,应该是合格的社会人材。一家企业缺乏必要的经营伦理和生产责任,即为恶质企业,为社会所不耻。如果一所学校只会收取学费和“苛捐杂税”,以敛财和生存为目的,却对培养学生力不胜任、难尽其责,甚至不惜利用入管局这把行政利器,把学生放逐到社会或驱逐回国,这样的学校实再没有存在价值。现实中,不少教育伦理淡漠的学校的所作所为,就是把国家的政策过失——针对留学生的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学费来源和工作出路,始终没能完成配套——转嫁给留学生,在赚取利益的同时大量制造社会受害者。

  在入管局、学校、留学生构成的三角关系中,留学生永远是弱势群体,处于弱者的社会地位。不过留学生本身也是一个繁杂的群体,既有自立自强者,也有随波逐流者,更有以留学为幌子的动机不存者。留学生走出国门见识外面的世界,既面对机遇,也面临陷阱;需要适应环境,更应挑战自我。如果个人在留学阶段就放弃奋发图强,而自甘混迹于灰暗地带,那么可能无法摆脱弱者的立场和处境。中国古话说:自立者,自强;自助者,天助。虽然这番话充满励志色彩,但从过去20年来老留学生们走过的成长道路来看,信哉斯言。

  随着日本社会不断扩大的国际化进程,随着老龄少子化带日益深刻的社会性需求,日本的留学市场必定会进一步开放和扩展。只有国家制定合理的善意的留学生政策;入管局、学校、留学生三者摆脱由上而下的单向压制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留学市场中的灰暗地带才可能被压缩至最小程度,一个对社会、学校、个人都有利的健康多赢、令人放心的留学市场才会真正呈现出来。(申文)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