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四”特稿:“五四”与当今中国的海归潮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纪念“五四”特稿:“五四”与当今中国的海归潮 (2)
2010年05月05日 13:33 来源:中青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转型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转型时期。受惠于全球化,出口导向型经济将“中国制造”洒遍世界每个角落,与低工资劳动力相结合使中国成为低成本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当然,外国直接投资也给中国带来了低端高科技产业和资本。最终促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对外贸易国,以及即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范围内许多研究因此将中国看作发展中国家的杰出代表,并概括发展经验为“中国模式”。

  但是,“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也日益严峻,中国需要面对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转型。例如公 共政策上消除户籍制度对人才根据市场需求自由流动的阻碍,教育上重视素质教育以及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创意、创新能力。但其中,最核心的是要解决经济建设的转型问题。

  其一、中国经济长期依赖政府调控,经常用“全民运动”的形式进行经济建设,导致了重投资、轻消费,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投资过于注重铁路、公路、基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民间投资偏重于房地产等硬件建设。然而,靠投资基建拉动经济而不注重消费驱动,将来就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同时,中国还日益需要释放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的活力。

  其二、源源不断的外资投入和开放繁荣的外部市场,是东亚发展模式包括中国模式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金融危机后,各国经济复苏势头缓慢,并且日益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挑战。中国需要向内需型经济转型。

  其三、目前,遍及全世界的“中国制造”大多是相对低端的产品,无论是制造业还是科技业,中国都处于低端环节。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的角色更偏向于“加工厂”,而缺乏“中国创造”的名牌。引进技术让中国具备技术基础,能够轻易仿造高新科技产品,但是,大多数企业却缺乏自主创新、创意能力,未来,中国需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

  其四、“中国模式”中低技术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经使得环境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单位GDP能源消耗巨大,中国GDP还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但很快就将成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国际舆论是一种挑战,但更重要的是目前世界的资源总量不足以支撑目前模式的中国经济完成崛起过程,成为全球第一经济体。未来,中国需要转型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以及注重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

  其五、中国需要平衡经济投资与社会投资的关系,兼顾社会公平。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分配”是重国家和集体,轻个人和居民;资本主导下的“分配偏好”是重企业和资本,也轻个人。过去中国的发展在处理公平和效率上一直偏向效率,“国进民退”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权利上的“国强民弱”、收入上的“国富民穷”,积累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也是“和谐社会”提出的现实基础。在要求机会均等、社会公正、实现个人价值的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面前,加大对社会创新和政策开发的投资,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投资,将是“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未来三十年海归的新使命

  近年来,尤其在新经济、高科技产业领域,海归为中国的创新、创意、创业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进入新的转型时期,不仅仅是要成为经济大国,还需要成为经济强国,从“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创造中心”,并且成为具备强大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创新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知识强国和人才强国。中国必须加大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创新力度,提高自身的国际化水准,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进行经济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建立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需要拥有国际视野与素质、掌握世界前沿技术与理念的海归发挥更大的作用,继承“五四”传统,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中的发展与建设,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做出独特的贡献。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