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金价暴涨无人获利 媒体解读个人炒金三大障碍

2003年01月27日 16:24

  中新网1月27日电 在20日到24日的一周内,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投活跃,国内金价继续高于国际价格,且据分析仍有上升空间。《每日新报》今天载文指出,尽管金价跌宕起伏,但中国投资者却与投资良机失之交臂。原因是中国个人炒金目前还有颇多障碍。

  该报还将个人炒金所面临的三大障碍罗列如下:

  障碍一:个人不能直接炒金

  “9·11”事件发生后,黄金市场时来运转,金价得以冲破280美元的长期顶部压力区,打开了上升空间。但当时,上海黄金交易所还在筹备过程中,中国投资者错过了黄金投资的第一波高潮。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挂牌,但个人不能进入金交所。上海黄金交易所目前虽然已有100多个会员,但其中没有一个是个人投资者,因为金交所目前还不允许市民直接进场买卖黄金。

  金交所的会员主要还是国内企业和商业银行,个人投资者想要投资黄金,就需要通过这些会员单位代理。换句话说,市民要投资黄金,先要看有哪些会员单位可以提供代理服务,而且投资方式也只能从会员单位设计的黄金投资产品中选择。虽然现在好几家产金企业都推出了供市民投资的金条、金砖或金币,但因为都是限量生产,很多市民很难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

  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还只允许黄金现货交易,不允许期货交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资者的盈利空间。

  障碍二:“纸黄金”姗姗来迟

  因为金交所运作初期只进行实物交易,因此投资者买入黄金后要到指定仓库交割,卖出时也要提供实物。但按照金交所规定,每笔黄金交易的最低成交量是1公斤,最低交割量是3公斤,这样个人投资者要直接参与就很困难,所以规定个人炒金要由银行代理。去年5月底,四大国有银行已获准对居民个人开办黄金投资产品零售业务,银行可以直接向个人出售金条、金币、金块等黄金产品,并且提供黄金存折、黄金代保管等服务。银行还将不定时公布、计算存金利息,定期打入个人黄金存折。这种炒金方式不需实物交割,因而被称为“纸黄金交易”。相比之下,“纸黄金”可能更适合市民投资。虽然多家银行很早就声称自己在筹备“纸黄金”业务,但目前这种新业务却一直都没露面。

  障碍三:金条变现渠道不畅

  “即使现在买来投资型金条,目前也没有渠道变现。”一位业内人士道出了个人炒金的又一障碍。

  作为投资性黄金品种的羊年贺岁金条和熊猫金币,陆续在北京、天津、南京、广州、福州、沈阳等大中城市发行。作为投资类黄金品种,它们的价格贴近黄金市场交易价,且将可回购变现。但据介绍,关于金条金币的回购业务,目前还在准备工作阶段。据了解,中国金币总公司在全国发行的羊年贺岁金条和熊猫金币的回购套现业务最快到春节前后才能出台。

  金饰品价格曾一度跌至每克79元。时至今日,其价格已经达到每克110元。尽管上涨了30元,但金饰品并没有任何投资意义。

  据了解,购买首饰就是黄金投资,是消费者对黄金投资存在的误区。其实,黄金首饰作为工艺品,价格中含有技术加工费,作为投资,在短期内获利的可能不大。所谓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投资,就是直接买卖原料金,由指定冶炼厂铸造的未进行加工的金条。其价格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随国际金价波动。(刘宏婕王婷)


 
编辑:张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