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该分级的岂止是电影

2003年03月20日 10:18

  “两会”期间,由于编剧王兴东的一个提案,电影分级制度又成了热闹一时的话题。“分级”无非是需要一个衡量电影的标准。其实标准我们早有,只是需要顺应形势作出调整而已。但是,今天这个话题又一次成为讨论的热点时,多少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只要稍稍抬头睁开眼看看我们周围的现实就可以了。

  分级的标准大抵集中在暴力、色情、意识形态及社会道德诸多方面。可是看看我们身边,除了电影,其他与大众文化有关的各种形式,电视、报纸杂志图书、音像制品,尤其后来居上的网络、手机短信、广告乃至口头传播的段子等等,那些需要被种种级别限制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在。电视里的动辄打打杀杀、人头落地、血流成河,广告中的欲说还休、欲盖弥彰、暧昧神色,以杀戮为升级标准的游戏,打着“写真”旗号的图片报道……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区区电影传播出的信息量、覆盖面、发散速度,与它们相比,几乎可用微不足道来形容。而且要从这些渠道获得信息,几乎易如反掌,无论哪个都比电影更“经济实惠、快捷便利”,甚至不论受众是主动或被动,有时哪怕你厌恶、抵制,也避之不及。

  于是形成这样一个怪现象,电影创作中自设藩篱、束手束脚,同时将票价门槛设置得高高在上,自己几乎成了一座空城还将人远远拒之门外。大家从其他渠道接受了无数有珍宝也有垃圾的纷繁信息,而后才又回过头来讨论电影要不要分级的问题———这仿佛是我们置身于一个五花八门的百货商场,然后讨论旁边那所摇摇欲坠的危宅要不要再重新设计门与锁的配置,而这所危宅还需要人花更大的价钱才能进去,难道这不是滑稽?

  国产电影数年创作萎缩、市场不振,创作上的限制是主要原因之一。过去总说电影送审、由专家评议,专家都是些什么人我们不得而知。建立电影分级制度,把电影的规则重新细化、规则化,这不仅更利于具体操作,也可以使一部电影问世与否的决定因素少些“人治”而多些“法治”的味道。无论从哪方面讲,电影分级制度对振兴国产电影有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某些人担心的具体操作方面,比如影院的难度,这个问题倒更应该放到大环境里去讲。或者说,通过电影分级,应该在全社会增强一个分级的意识,哪些内容不适宜孩子,哪些应有所顾虑、需要辅导,起码能多一些大致的概念,包括创作者、经销者,也包括每个身为家长的成年人。在国外,即使是电视、广告等,在哪个时段播什么内容也是有严格规定的,而我们却因为在“无级别”的混沌状态下,反而让无数本应有所规避的内容在各种传媒中恣意流淌。不仅某些粗俗低劣的内容无孔不入,国外一些辅导级的影片引进到我们这里反而没了级别、无需管理,原本面向成人的动漫倒成了孩子们的专宠……这些咄咄怪事,与我们的集体无级别意识、全民无论男女老少都“放心”地“济济一堂其乐融融”大概有脱不开的干系。

  所以,电影分级制度是电影行业本身的内部问题,具体如何改革是有关人员的事情。但作为一个契机,我们有必要讨论讨论整体文化环境的“分级”,加强一些意识。尽管这不是一日之功,但对净化社会环境大有裨益,而且,也很迫切。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晓昕


 
编辑:王艳红

相关报道:“分级”救不了中国电影 (2003-03-18 15:43:15)
          中国电影市场的分级化势在必行 (2003-03-14 09:23:11)
          青年时讯:电影分级让一部分人先闭上眼睛 (2003-03-13 13:29:42)
          垃圾桶在分类之前——说说中国电影分级制 (2003-03-12 16:16:18)
          国产电影酝酿重大改革 电影分级制有望出台 (2003-03-07 15:31:44)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