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用计划外名额花钱上名牌 警惕高招期间三类骗术

2003年06月11日 17:10

  中新网6月11日电高考过后,花钱上名牌、出国留学、低分用钱补等数不清的各类宣传材料摆在了考生和家长面前。这为考生带来多种选择的同时,一个个“陷阱”也摆在了他们面前。

  高考一结束,记者来到学校、公安机关等部门调查,发现几种高招期间常见的骗术。

  骗术一:伪造录取通知书

  沈阳警方向记者讲述了一起假录取真骗钱的案例。冯某的女儿高考成绩不佳,没达到所报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经人介绍,冯某认识了自称“和该学校学生处处长是哥们儿”的李某。李某以疏通关系为由先后从冯某手中骗走2万元钱。

  不久,李某给冯某的女儿送来一张该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并称用的是该校的“特招名额”。此后,李某所说的入学日期一变再变,终于引起了冯某的怀疑。冯某拿着这份“录取通知书”到相关部门查询后才如梦初醒:李某送来的“录取通知书”竟是伪造的,上面盖的大红印章是私刻的。

  骗术二:自称“有门路”骗取“好处费”

  沈阳市民王女士的儿子是去年的高考考生,但高考成绩离所报考的某学院录取分数线还差一点儿。为帮儿子进入理想的大学,王女士四处求人,最后认识了自称“有门路”的马某。马某对王女士拍着胸脯说:“你算找对人了,这事我能办成!不过得需要打点一下。”王女士拿出了1万元钱交给马某。

  但此后,这个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却迟迟不到。眼看着其他学校快开学了,被王女士催急了的马某才回话说事情没办成,但“好处费”已经送出去了,没法要回来。

  警方调查发现,自称认识很多高校领导的马某实际上是一名无业人员,长期打着“能帮考生进大学”的幌子到处骗钱。

  骗术三:用“计划外名额”花钱上“名牌”

  一名考生家长举报说,有一家设在某宾馆的招生处,号称掌握多家名牌高校的“计划外录取名额”,只要交8万元钱,就可以通过这些计划外名额进入理想的大学,分数低也不要紧。为增强“可信度”,这里的工作人员在接待考生家长时,还煞有介事地出示盖有各名校公章的委托招生协议,并表示可以与考生签订协议,如果办不成就全额退款。

  这名家长没有轻信“花钱就能上名牌”的许诺。几天后,当家长再次去这个招生处了解情况时,神秘的招生处早已“蒸发”了。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出现这些骗局的原因之一是因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不少家长想通过非正常途径上大学、进好学校。专家忠告家长与考生,应通过正规途径上学,不能轻信“旁门左道”,以免被骗子趁虚而入。(来源:新华网作者:伏桂明范春生)


 
编辑:吕振亚
相关专题:2003高考特别关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