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文娱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金鹰奖:金鹰不沾《金粉》《射雕》未能“射鹰”

2003年07月16日 09:15

  中新网7月16日电 第21届电视金鹰奖于昨日开始了第一天的投票。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最受关注的长篇电视剧《DA师》以203票的票数目前暂列首位,《孝庄秘史》和《神医喜来乐》分居二、三位。而备受关注的两部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和《金粉世家》此次却根本没能入围金鹰奖。

  昨日,记者采访了一位参与金鹰电视奖评选多年的资深人士,他向记者透露了热门电视剧被金鹰“排斥”的一些内在因素,并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射雕》未报送《金粉世家》不够三贴近

  这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射雕》未入本届金鹰奖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并未报送。根据金鹰奖的评选程序,省视协会将他们选中的电视剧报到金鹰奖组委会,然后专家委员会经过评选,选出30部电视剧,再通过观众投票,最后选出10部电视剧。因此,《射雕》未走报送的程序,相当于自动放弃。

  至于《金粉世家》,这位资深人士讲道,早上他还接到一个14岁的孩子打来的电话,说很喜欢《金粉世家》,为什么该剧没能入选?而他则对一个14岁的孩子喜欢这部剧表示不解。这位人士同时表示,因为评委会的评选是非常机密的,非评委会成员都会退场,因此《金粉世家》落选的具体原因他并不知道,但以他自己的分析,该剧离金鹰奖主张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似乎有些远,他表示张恨水先生的作品属“鸳鸯蝴蝶派”,虽然现在的文化是多元化发展,但作为国家级的电视剧评选,三贴近和“三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应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这位人士表示,金鹰奖组委会曾考虑将收视率纳入评选标准,但随着卫星电视节目的增多,相同的作品在各地的收视率是不同的,因而此项规定便“作罢”。记者向这位人士了解金鹰奖评委会的“水平”,他表示,评委专家由大学教授、研究生、博士生导师、电视剧制作单位领导等构成水平很高。

  -有争议才会有关注,才会有改进

  虽然金鹰奖要求评委会专家不能连任两届,但类似今年的争议并不是首次了,前年的《大宅门》、《像雾像雨又像风》、去年的《空镜子》等都因种种原因而没能入围金鹰奖,争议已成为每年金鹰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这位人士表示,一部电视剧不可能让全中国每个人都喜欢,争议是不可避免的,有争议才会引起关注,才会有进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位人士还表示,金鹰奖组委会很听取广大观众的意见,今年大家争议A问题,明年A问题就不会出现,大家就会再争议B、C、D。社会在不断进步,金鹰奖也会是个不断适应、调整的过程。(萧扬)

  遗憾也要有度

  都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拍完之后总觉得可以拍得更好。评奖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如此:不管谁名列前茅,总会有人反对;不管谁名落孙山,总会有人为之鸣不平。所以在某种绝对意义上说,没有争议的评奖是没有生命力的评奖。

  这一点很像足球比赛,错误和进球一样也是比赛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上说,国际足联借助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完全可以避免黑哨和误判,但偏偏不这么做,有时是成心让球迷们在争论中进一步炒热足球。文艺界的评奖有时也收到这种功效,每年为了奥斯卡,各国的或者站在不同立场上的影迷们不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吗?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掌握的是制造这种“遗憾”的度———有一点遗憾恰到好处而过分了就成为闹剧。绿茵场上有一点误判会制造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感,但是误判多了就会像去年世界杯上的那几场闹剧一样被千夫所指。就金鹰奖而论,既然号称观众票选奖,评上谁评不上谁都有可能。不过如果取消“候选”的门槛———让观众在某一时间段内所有播出作品中自然选择可能效果更好,因为这样既避免了黑箱操作的谣言又可以保证公正性和偶然性。(隋守)

 
编辑:王艳红

相关报道:第21届金鹰奖举行初选 《射雕英雄传》意外出局 (2003-07-12 17:21:12)
          金鹰奖评选有调整 观众最爱奖变“最聚人气奖” (2003-07-11 09:57:48)

  打印稿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