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华人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张宏喜最后一次举行记者会(图)

2003年07月16日 15:36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张宏喜十五日在总领馆举行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与纽约新闻界话别。张宏喜回忆了在纽约四年间的难忘经历,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中美友好。张宏喜将在本月完成任期返回中国。作者:龚文谟



  中新社纽约七月十五日电 题: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张宏喜最后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

  中新社记者 赵海燕 陈建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张宏喜八月一日将卸任回国。七月十五日中午,他在总领馆最后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他的同事陈望夏副总领事说:“张总离任,我们依依不舍。但驻外使领馆就像军队一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依此比喻,张宏喜算是中国外交战线的“老兵”。他在战乱年代生于河南贫苦农家,经济动荡时期长大,六十年代初上大学。在全村和家族中,他是第一个上大学、第一个进“京城”当外交官的人。那之后,他一直在外交部工作,如今已近四十年。

  在一般人眼中,张宏喜不属于风度翩翩的那类。他个头不高,瘦瘦的,一副大眼镜经常往下滑,稍不小心,镜框就遮住双眼。

  但是,喜欢和他交往的人很多,频繁往返于美中两地的华侨华人自不待言;就连在美东地区有百多年历史的传统侨社,辖区内的美国地方政府部门,也常请他出席各类活动。喜欢给中领馆工作“挑刺儿”的当地媒体记者总结道:“张大使这人挺不错,开明,说话中听。”

  今天中午,张宏喜请了近百人出席面向新闻界的离任招待会,其中有经常采访侨界新闻的普通记者,也有当地媒体的主要负责人。他拿出一叠公函纸,说“事先准备了稿子”。看得出稿子是他自己手写的,字体特大,接近十页。

  像往常一样,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讲了许多经历和体会:“九一一那天,我亲眼看到第二架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看到世贸大楼倒塌下去。中国坚定地支持美国人民反对恐怖主义。当天,我给李肇星(注: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现任外长)打电话,建议领馆降半旗致哀。领馆什么情况下降半旗、降多长时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是有规格、有程序的。”

  张宏喜说,常驻纽约四年,加深了对美国、对中美关系重要性的认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没有什么事情能绕得开美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前景不可估量。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他说,自己对中美关系的前景很乐观,最关键的原因是,两国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两国共同利益的广泛性。因此,无论两国之间出什么“事”,总会“雨过天晴”。

  他希望,两国领导人都能做真正的政治家,而不是政客——政治家慎重地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政客则为眼前的蝇头小利、为几张选票,不惜牺牲这些长远利益。

  张宏喜说,常驻纽约四年,交了很多朋友,为的就是寻找和扩大共同点。“特别是冷战后,不同国家的人民应当多沟通、少对抗,多对话、少对骂。人一生一世,都应该努力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水至清则无鱼’。没有灵活性的人,恐怕就没有朋友。但作为国家的代表,我也要坚持原则,对不同人,要仔细考虑,用什么方式、在什么场合去接触。”

  新近出版的《镜报》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谈论张宏喜:他以长期积累的经验,扬长避短。他勤于思考,敏锐应对,务实开明,善于辞令,稳扎稳打,以诚相待,广结良缘,赢得了美国主流社会和华侨华人的良好口碑。

 
编辑:余瑞冬

相关报道:张宏喜总领事即将卸任回国 深情辞别纽约朋友 (2003-07-11 18:00:09)
          驻纽约总领馆设宴感谢华人支持两岸三地抗击非典 (2003-05-16 19:45:30)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张宏喜指出:武力不能赢得和平 (2003-03-29 17:23:23)
          纽约华人载歌载舞喜迎新春 张宏喜等到场庆贺 (2003-01-30 15:42:50)
          纽约侨界千人聚会贺新春 张宏喜向当地侨界拜年 (2003-01-28 08:29:50)
          张宏喜:中国领馆的中美桥梁作用越来越重要 (2003-01-14 10:05:52)

  打印稿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