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港报评论投入不足限制中国内地农村教育长远发展

2003年09月22日 08:43

  中新网9月22日电 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内地的农村教育关键在投入。

  文章写到,提起农村学校,人们脑海里就会出现:“泥孩子、土台子、破房子。”九月十九日,温家宝总理在建国五十多年来首次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面对二百多位来自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和会议代表说了他放心不下的三件小事,其中之一就是山西省吕梁山区临县一所非常简陋的窑洞小学。

  文章写到,教育部副部长周济在一次吹风会上说,目前农村十五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三年。在十五至六十四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十三个百分点。全国现有八千五百万文盲和半文盲,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

  文章指出,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原教育部副部长柳斌指出,一九九九年以后中小学的人均公用教育经费呈下降趋势,许多地区农村教育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权威部门2001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农村小学生的人均公用经费一年是二十八元人民币。从统计数字上看,农村学生人均公用教育经费每年低于二十元的县大约有百分之三十,公用经费一分钱没有的县大约有百分之十左右。

  长期以来,拖欠农村教师工资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家采取了把工资直接发到教师手里的措施,这个问题有所缓解,但仍然有一些地区拖欠教师工资,现在新的拖欠又达二十亿元。

  由于政府重视,一九九八年至九九年,中小学危房已经下降到百分之二以下,就是二千万平方米以下。可是,这两年又开始出现危房倒塌伤人事件,危房数量又增至四千万平方米。

  一九九九年以后,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这个大政策十分正确,但是实行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停止了集资和征收教育附加费,原来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被打破。农村教育要靠政府投资,但是政府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维持现有义务教育规模的需要。一九九九年以后中小学的人均公用教育经费呈下降趋势。虽然出台了转移支付的政策,但是转移支付的数额远远少于以前教育集资和征收教育附加费,所以许多地区农村教育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温家宝总理表示要认真落实好中央提出的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中央要进一步增加对困难地区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省、地(市)级政府也要增加转移支付,提高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

  文章最后重点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巩双印)

 
编辑:闻育旻

相关报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全文) (2003-09-20 17:08:36)
          总理放心不下的三件小事 全国农村教育会议侧记 (2003-09-20 00:00:30)
          中国力争五年100%普及义务教育 农村教育是关键 (2003-08-27 22:32:09)
          陈至立: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3-08-11 20:50:48)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