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污染源难治理达标排放难过关顽症(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如何破解污染源难治理达标排放难过关顽症(3)

2010年09月28日 11:22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②专业运营带来哪些改变? 

  江都在重点污染企业推行“治污—运营—管理”一条龙式的外包模式

  如何保证企业稳定达标排放,最大程度发挥环保投资的效能?地处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取水源头的江苏省江都市,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在重点治污企业推行“治污—运营—管理”一条龙式的外包模式,让拥有专业技术的“第三方”,在治污第一线“唱主角”。

  坐落在江都市沿江开发区内的江苏长青农化公司,是一家大型化工农药生产企业。排放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2005年,公司把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交给了南京农业大学下属的专业公司负责,让生产经营与治污彻底分离。

  长青化工的副总经理周汝祥告诉记者:“有3位博士生坐镇,就连现场的操作工也是研究生,废水治理工艺的改进一直没有间断。这让我们十分放心,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抓生产、搞科研。”

  治理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驻扎厂区后,随时跟踪、掌握废水成分的变化,专职负责对菌种进行改良。同样的治污工艺,通过专业的管理运营,发挥了更高的效益。高浓度农药原废水处理能力达到1000吨/天,处理后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全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作为冷却水循环补充水使用。公司年中水回用量可达20万吨以上。

  专业运营不仅让长青化工从此与超标排污说再见,还带来了治污成本的大幅下降。原来每吨污水的治理成本超过44元,现在的实际成本是13.71元。“这几年,COD一直控制在80毫克/升以下,非常稳定。”周汝祥深有感触:“现在,我们和南农大又续签了3年合同,双方将长期合作下去。”

  而在南京农业大学看来,这一合作还带来了额外的效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投人力,企业出物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写论文、做课题,都要以企业现场为基础。每年我们都派驻约五六十名学生来企业实习。从2009年开始,我们每年还出一到两个专利。”

  看到长青农化尝到“甜头”,当地的华伦化工也找到了南京农业大学。华伦化工总经理吴义彪告诉记者:“厂里的工人对环保知识都不熟悉,每年我们都招环保专业的本科生,可总是留不住人,所以公司的环保工作总是断断续续,不稳定。”

  而专业人员的出现,让吴义彪轻松了不少。“只要每天派两个人去现场监督,其他都不用操心。当初与南农大签订的合同是COD稳定在500毫克/升水平。经南农大接手之后,COD一直稳定在70~80毫克/升,大大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