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污染源难治理达标排放难过关顽症(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如何破解污染源难治理达标排放难过关顽症(5)

2010年09月28日 11:22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④排污收费制催生运营市场

  为支付污水处理厂运营费提供了可靠保障

  如皋同源污水处理厂是江苏省首个以BOT模式建设运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当如皋市实行“排污者付费”机制后,南通同源环保科技公司领导层意识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与运营市场“有利可图”,以BOT模式获得了如皋城市污水处理厂26年的特许经营权。

  如皋市实行的“排污者付费”制度,为支付污水处理厂运营费提供了可靠保障。按照每处理一吨生活污水支付0.82元的价格,政府与企业每个月结算一次。这个价格不仅包括污水的处理成本,还包括建厂贷款所支付的利息、设备折旧等方面的费用。

  记者了解到,当运营价格确定后,为了获得赢利的最大空间,这些专业运营公司总是绞尽脑汁,在污水处理工艺上不断创新,在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不断降低运营成本,也获取更多的利润。

  “采取BOT方式运作,为了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获得更多赢利,我们肯定要自我加压,处处计算。我们的全体职工,人人都是‘小地主’。”如皋同源污水处理厂厂长姚建梅告诉记者。

  公司对污水处理厂实行多方监管,进行水质监控与考核。平时,自动监控系统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如皋市建设局、环境保护部华东环保督查中心、江苏省环保厅苏中督查中心等单位也经常前来进行水质突击检查。他们还从美国引进了更为先进的自控监测仪器,如发现水质超标或者出现异常,就会及时自动报警和关闭排放闸门。一般处理后出水化学需氧量都控制在50毫克/升左右,优于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

  如今,如皋同源污水处理厂已形成了日处理5万吨的规模,成为江苏省成功运营的“标杆”工程。姚建梅告诉记者,他们的“苦日子”已经过去,现在已经实现了“保本微利”。下一步,随着日处理量的不断扩大,加上偿还贷款和支付设备折旧的压力逐步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赢利空间会越来越大。见习记者 范圣楠 李莉 记者 高杰 闫艳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