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有新招:吃进蓝藻 吐出清水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环境治理有新招:吃进蓝藻 吐出清水

2010年09月30日 09:15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11日,武汉中山公园内5000平方米人工湖暴发大量蓝藻,沿湖行走就能闻到强烈臭味。

  9月9日,南昌市进贤县军山湖水质明显变差,蓝藻暴发,连村民家养的牛都不愿意喝湖水了。

  9月8日,温州市政府表示,在供水覆盖500万人的珊溪水库,藻类污染程度有所趋缓。

  ……

  蓝藻已成为我国湖泊、河流等水体的主要污染之一。即使各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治理,甚至引长江水等来个“大换汤”,但似乎爆发程度愈演愈烈,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成为难以攻克的“顽疾”。

  ——蓝藻危害——

  危害饮水安全 增加疾病风险

  蓝藻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累积,在气候条件适宜情况下,快速繁殖并在水面聚集而产生的自然灾害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水体中的氮、磷不被削减,蓝藻暴发就不可避免。蓝细菌为单细胞生物,个体比细菌大,一般直径或线度为3—15微米(1百万分之1米)。别看单个蓝藻小到让肉眼都无法分辨。但蓝藻可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使水体透明度显著下降。蓝藻生长还加快了水体氧的消耗,使水体缺氧,导致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破坏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某些藻类本身含有藻毒素,会危及饮水安全。蓝藻含神经毒素,可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人们吃了含有神经毒素的鱼类、螃蟹等,将加速人脑神经退化、肌肉萎缩,加大老人痴呆症发病风险;其中微囊藻毒素毒性非常强,将严重损害人的肝脏,导致肝癌。

  ——传统治理——

  走在无锡市的太湖边,人们发现,为治理蓝藻,太湖两岸进行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渔还湖,减少排入湖内的富营养物质;沿湖还种有大量芦苇、美人蕉等,通过植物根系来吸收氮、磷;大量的船只在湖面上,人工打捞蓝藻。

  无锡市环保局局长刘亚民说,目前,治理蓝藻大多用的是生物浮床法和人工打捞法。

  但这些处理方法各有弊端。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