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天然气“两高”亟须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缓解天然气“两高”亟须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2010年10月11日 08:4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国家发改委宣布国产天然气出厂价提高约25%,7月以来包括上海、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省市开始上调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市场上产生的价格传导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专家认为,天然气作为公认的清洁能源,未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将举足轻重。当前,应努力探索各个行业、各个用气环节合理科学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在供应侧积极培育新的市场主体的同时,也要在需求侧发展可中断、可转换、可调节的天然气用户。

  供应链上不同企业感受“冰火”迥异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此次国家发改委对天然气价格的调整,落脚点是供应侧。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内销价与国际市场价格存在明显倒挂,严重制约了开采业投资热情。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石油天 然 气 开 采 业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增 长4 .4%,远低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1.5个百分点。有专家指出,此次出厂价提高有利于提高天然气生产企业积极性,增加市场供应。一些分析预计,今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900亿立方米,按照每立方米提高0 .23元,天然气生产企业将增加收入207亿元的收入。

  与上游企业从涨价中受益不同,作为此次价格调整买单的需求侧,企业感受则存在很大差异。

  对于一些产品高附加值的天然气用户而言,涨价对企业的影响微乎其微。在前不久刚与铁道部成都铁路局签下86亿元购销合同、今年仅和谐1型系列电力机车就拿到了1710台订单的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宣传部部长韩军告诉记者,虽然当地“新奥燃气”提高了天然气价,但这个在锻造等环节大量消耗天然气的企业,全年制造成本只增加138万元。

  而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甲醇等行业,涨价后日子变得艰难。记者在湖北等地调研时发现,目前国内约30%的天然气用于氮肥生产,以天然气 为 原 料 的 化 肥 企 业 购 气 成 本 约60%,气价上调加大了化肥企业成本,但受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国际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市场整体行情不振。

  根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截至7月底,尿素价格依然呈现稳中微降态势。此外,由于国内天然气生产甲醇受产能严重过剩,调价对甲醇价格影响有限,价格上涨难度较大。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