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中外企业进军海上风电 一热一冷各怀心事(3)

2010年11月05日 14:38 来源:能源杂志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然而,有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的维斯塔斯也没有进入中国的海上风电市场。而且其在中国推出的风机,当前从未有超过3兆瓦的。但是,维斯塔斯也没有否认要进入海上风电领域,“从千瓦级的风力平台,一直到很快将要发布的用于海上风场6兆瓦风机,我们的产品范围是非常的宽广。从风机塔的高度以及转子、浆叶的大小来说,我们的产品有300多变种,而且适合于各种风速以及陆上风场和海上风场的需求,能够带来最低的度电成本。”维斯塔斯技术研发业务单元总裁芬恩•马德森说,这就意味着风电场在开发和建设的时候必须因地制宜,即维斯塔斯在中国开发建设的风电场必须满足中国当地的需求。

  不仅仅是维斯塔斯,世界排名前五的德国风机制造商恩德,进入中国已经十五年了,而其10月14日推出的N系列风机也仅仅是单机1.5兆瓦。其中国销售总监倪俊仁博士宣称:“在中国,1.5兆瓦是主流机型,而非大机型,1.5兆瓦的风机至少还有三到五年的主导地位。”

  从2003年就开始涉足海上风电的恩德面对中国的海上风电市场依旧无动于衷,恩德中国首席执行官简斯•奥尔森先生表示:“近几年不会进入中国海上风电市场,最早也要到2015年,如果推出将会是6兆瓦的风机。”

  可以看出,国外风机制造商并没有打算近两年进入中国海上风电项目,简斯•奥尔森称,这次海上招标的价格远远低于他们的心理价位,因为作为一家外企,吊装 、物流等投入要多于本土企业,拼价格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要在其他方面弥补不足,想来想去也只有技术,故而,本次恩德N系列的改进主要侧重点就是作为风机大脑的控制系统的更新。

  “中国本土企业市场占有率是86%,而最为主要的七家国外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只有14%,这在全球其他国家来说是不寻常的。所以,要想占据中国市场,就必须知道中国需要什么,最终还是技术。”倪俊仁总监说。文|本刊记者 张娜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