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竞争无力 柴油荒再逼民营加油站加速退出?(3)

2010年11月09日 08:34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赵友山也向记者透露,早已经把自己在东北地区经营的加油站出租或转手了。“不想干了。”多位在成品油市场屡屡受挫的民企负责人对长期受制的局面产生出了厌倦的心态。尽管在2009年出台新的定价机制后他们曾经欣喜过,但如今的油荒又让这些老板感到了悲观。业内人士判断,如果资源问题长期不能得到解决,那么抗风险能力低的民企肯定会无心恋战,从而寻求出租、转让或者合作等路径进行自救。

  早在2007年,国内民营油企曾出现过一轮出售高潮。当年9月,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在辽宁地区收购了20多家民营加油站,BP、壳牌、美孚等外资巨头也多次与民营油站接洽。

  终端市场格局恐将生变

  据行业人士今年7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95740座加油站,其中,中石油自营及特许加油站数量为18233座,占全国加油站总数近两成;中石化自营及特许加油站数量为28812座,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约1/3;其他国有、民营、外资加油站共计48695座,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50.9%。

  虽然从当前数量上,民营油站不在少数,但竞争实力却无法与国有石油巨头相提并论。从市场来看,民营油站总是给出更多的优惠幅度来吸引客户。孙先生就表示,“低价策略是逼不得已,两大主营集团采取了‘点对点’打压的方式,在民企油站周围布局自己油站进行价格战”。

  而一旦出现民企新一轮“退出潮”,国有和外资油企的终端话语权将更加集中。终端竞争格局正面临着巨变。一方面,随着油企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石油、中石化都不遗余力地推进油站建设、加大终端布局。一向在上游运作的中海油也有意加速终端销售的步伐,该公司计划增加300座加油站。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新加油站审批严格,兼并已有民营加油站已成国内外石油巨鳄最为有效的扩张方式。壳牌公司总裁罗博·鲁茨今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坦言:“我们将继续不计形式收编中国加油站。我们一直在寻找这方面的机会。”到那时,市场上坚持存活的民营油企无疑会在国有和外资巨头的双重夹击下越发感到窒息。

  也有民企负责人提出了“民资联手”的想法。他们普遍认为如果民营资本“捆绑”起来,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力量抗衡。云卫民就举例说,如果山东地炼联合起来会有机会和两大巨头进行博弈。商报记者 郭奕涵 焦剑/漫画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