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柴油荒”是人造的?

2010年11月16日 10:27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周第一大关键词莫过于“柴油荒”,至今状况未有缓解迹象。限量、限售、难买,大批民营加油站无油可卖,“断炊”生退意。归根结底,供不应求是出现柴油荒的重要原因。那么,中国的柴油都到哪里去了?是真正产能不够,供不应求?还是有人囤积,另有别情?这次“油荒”爆发是是去年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之后的首次。

  综合一周来媒体的观察结果来看,公开的拉闸限电说,还是天气说,检修说,以及供需失衡说有夸大之嫌,或者是原油定价权缺失、季节性因素、物流仓储配套不完善等普遍性原因又显苍白和俗套。成品油价不断高企的同时,并未出现常理中的供大于求,反而是供应短缺。这些难以服众的理由和不符合逻辑的反应背后掩藏了什么?

  按照去年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当国际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成品油价格可以作出调整。国家发改委在10月26日上调成品油零售价,但是成品油价格的上涨赶不上国际原油价格近期的快速上涨,10月26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 83.66元/桶,而11月8日收于88.19美元/桶,上涨5.4%,涨幅速度太快,尚未到国内成品油价机制22天的条件。这在客观上又加重了因价格倒挂带来的供应短缺问题。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使得炼油企业利润降低,两大巨头炼油积极性不高致使供给不足。目前市场已经形成月末国内油价将再度上调的预期,两大巨头上演“限产逼宫”造成了“饥饿供应”体制难辞其咎。

  目前的成品油机制设定的条件是“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变化率达4%”,满足这一条件的时间较长。当国际油价快速上涨一段时间后,由于未满足调价条件,企业抱怨政府调价不及时,致使企业亏损。而当国际油价快速下跌时,也会因调价条件不满足,致使公众认为政府下调价格不积极。“22天+4%”的变化率使得国内成品油价严重滞后于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滞后性直接导致了投机套利等问题的出现。

  “油荒”的源头是对垄断资源的垄断性开发,由于目前国内石油市场垄断并没有完全打破,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避免‘柴油荒’重复出现,还是要靠市场起作用。也就是说,必须真正理顺成品油价格体系。

崔元苑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