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白岩松解读油荒气荒:价格形成机制亟需改革(3)

2010年11月16日 11:08 来源:央视《新闻1+1》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椒江区洪家街道某家具厂负责人:

  我个人认为(跟柴油供应紧张)应该是有很直接的关系,我们(工厂)三辆车可能半个月用不了一桶柴油,发电机一天就能吃掉一桶柴油。

  王富(中国石油浙江销售公司):

  抓节能减排这一块造成的拉闸限电,而形成用柴油发电量急剧增加,我们感觉这个是当前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

  解说:

  订单旺季却要拉闸限电,许多工厂只能悄悄买来柴油机,自己发电。一台4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每小时耗油就在40升左右,算下来,这些企业自备发电柴油,每个月就要增加上千吨,而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全国很多小型企业都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11月11日,中石油发布公告称,柴油出现紧缺,是由七大因素所致,其中提到,“突击式拉闸限电”直接推动了柴油紧缺的快速形成。

  韩晓平(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

  为了保证单位GDP能耗能够完成目标,所以就造成很多地方都拉闸限电,任何一个多余的需求,都可能出现蝴蝶效应,所以拉闸限电尽管可能比重并不是非常非常大,但是把气电增加了5%、6%,也足以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

  解说:

  同样面临资源短缺的天然气,在今年需求量也似乎特别高。有数据表明,2000年时,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仅为245亿立方米,2005年这个数字达到468亿立方米,而根据预测,今年这个数字就在一千亿立方米左右。

  韩晓平:

  现在天然气是我们节能减排的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天然气的履行效率非常高,所以各地在节能减排过程中更青睐于天然气,更希望使用天然气,所以也是造成天然气需求的旺盛。

  林长海(中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总经理):

  从国内的气田和国外的气源来看,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端状况。从管输能力看,陕京一二线已经满负荷运行。

  解说:

  今年8月底,中石化投资建设的川气东送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使得原本没有天然气供应的江西、广西、福建等地开始大范围使用天然气,目前为止,除了西藏外,全国30个省市都在使用天然气。随后在今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表示,由于今年以来,新增用户较多,天然气需求增量仍然较大,冬季高峰期用气平稳供应依然面临一定压力。

  有专家分析说,我国地区管道和城市燃气管道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增长阶段。

  韩晓平:

  往往都在有气源的情况下才能够推广天然气,但是现在看,我们的气源供应还是非常不足,而且我们现在进口大量天然气,价格也比较过地这样一个高价在一些地方消化又出现问题。

  解说:

  节能减排,推广清洁高效率能源这都是好事,可是却不期然地助长了供需之间的紧张。能源市场上所需要理顺的不仅仅是价格。

  主持人:

  天然气是清洁高效的能力,但是它非常有限,有限的资源到底应当怎么使用,我们不妨听一位专家是怎么说的?

  周大地(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

  天然气是一个非常清洁,非常高效、方便、环保这么一个优质的能源,所以会替代这个煤。这几年天然气的发展速度都是百分之十几,百分之十几的增长速度应该是很快的。但是需求的增加,一旦你的管线建立以后,那么下游需求的增长,有的时候也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所以这个需求还会延续一二十年。

  天然气的供应可不像石油,天然气的供应它要循序渐进,我们这几年天然气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季节性需求变化太大,天然气生产是需要保持连续性的,但是它的需求如果说是跳跃性的,或者增长过快,或者是夏季没人用,冬天继续用,这对于供应来讲是很难满足的。这就说明我们现在在有限供应条件下,对于需求这边的管理还要加强。因为便宜谁都可以用,谁都无所谓,那么也受不了。

  主持人:

  其实不管天然气也好,油也好,就是作为自然资源就应该省着用,我们回过头来看柴油,你觉得今年柴油吃紧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

  白岩松:

  大家会说很多的理由,也有人甚至怀疑,因为毕竟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是一个垄断的企业,大家就会说,这是不是它,这其实是有很大的一个责任,因为期待接下来的涨价。因为垄断,人们自然就会怀疑是正常的,这个我们不说,今年有相当多的人,把理由当成了一个借口,因为到12月底,就是我们“十一五”规划要节能减排,单位能耗降20%的一个死日子,必须达到,因此现在全国的很多省市采用拉闸限电,因为我们统计不算科学。最后减没减20%是用用电量衡量的,因此很多的省市就拉闸限电。但是人家企业的订单放在那儿,那是实打实的工资,是钱,于是就用大量的柴油发电。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这是自己骗自己。能耗到年底,一定会实现,但是我们降低能耗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降低能耗的目的是为了真的降低能耗,是更加环保,企业转型。但是现在柴油发电能耗更大,带来的消耗以及等等问题更大,那边完成了任务,有人鼓掌,这边人家去弄订单。最后其实你发现,左兜掏右兜,我们原本要降20%是为了实现一个很好的目标,结果现在在自己骗自己。所以大家在讨论油荒的背后的时候,真的有的时候是一种改革荒。

  主持人:

  所以就像你一开始说的,你前几年播种的是什么样的政策,现在在市场上收获的就是什么样的果子?

  白岩松:

  对,我也听到一些高官会说,如果要没有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的改革如何如何,但是需要改革。在这个领域里,急需要改革,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已经变成了一种老百姓的民怨,很愤怒的一些事情,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价格已经比147美金的时候还贵了,现在可能才80多块钱,涨的时候我们追得特快,人家落价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落得那么多。另外,一遇到荒的时候就哭穷,我这儿有问题,我这儿挑战,艰难,成本增加,一年一算账,它是中国最能挣钱的,甚至是全世界最能挣钱的。在这个领域里,消费者不服,所以要改革。

  主持人:

  涨价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求的是你这个价钱形成的机制到底如何来?

  白岩松:

  对,形成的机制必须符合潮流的发展。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