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多晶硅:告别伪“过剩”(2)

2010年11月29日 10:43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而导致涨价的另一个也是日益变得重要的因素,便是半导体产业横刀夺爱式的强劲需求。这将在未来几年内对整个行业带来巨大影响。

  “2013年,全球光伏产能将达到35—45GW,以每瓦消耗6克硅来计算,这需要多少硅料?而同时物联网、智能电网和互联网等将面临升级换代,这又需要多少半导体级单晶硅料?这个缺口太大了!”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说。

  据悉,日本OTC公司就已将光伏厂商从其供应客户的名单中删除,该公司生产的高纯硅全部以更高价格销售给半导体厂商。而国内不少企业表示,随着价格的节节攀升,度过了金融危机低迷时期的国外硅料供应商又开始拿出签订限制性长约等不公平手段,表露出以往拥硅为王的迹象。

  对于未来的价格走势,有人已经做出100美元的预估。“欧美日的7大厂商都已经加速扩产,如果中国企业不迅速作出反应,从2012年开始就将受到外商钳制,甚至走向萎缩。”苗连生表示。

  依靠自己把握未来

  在此轮价格上涨中,国外主要硅料厂商获得了丰厚收益。据业内人士推算,按照平均进口价格70美元计算,国外厂商成本按照30美元计算,国外厂商今年已经从中国赚到了16亿美元的利润。而国内厂商则损失了利润140亿元,国内减少GDP产值260亿元。考虑海关增收的33.6亿元增值税,国内税收净损失45.6亿元。

  这可谓中国光伏产业现状的真实注脚。外商占据着产业链上游环节,其技术壁垒高,投入大,量产时间长,市场风险也高,必然应享有较高毛利率。中国光伏近两年的突然繁荣,多半依靠着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多晶硅价格大跌等造成的下游毛利率提高。因此,当产业链各环节盈利能力逐步走向合理化回归的时候,中国光伏若不想再次受制于人,就必须依靠自己把握住未来。

  所幸的是,大部分的中国企业一直保持着清楚地认识。之前,尽管以38号文为代表的官方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束窄了企业扩充产能的宏观政策环境,但国内主要光伏企业对于市场价格的变动,普遍有着心理准备和积极扩大产能的实际应对。而在未来,积极获取国家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加强产业先进技术的研发创新,促进国内庞大市场的启动,将是中国光伏需要努力的方向。

记者 何晓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