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评论:“低碳城市”别成“低水平起哄”

2010年12月02日 10:5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过去的一年里,“低碳城市”这4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姜克隽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从对“低碳”闻所未闻到一知半解,从畏手畏脚、吃不准它的政绩意义,到轧准“瞄头”、哄然而上,这个过程也就短短年把时间。貌似一夜之间,我们的城市全都迎来了“低碳”的早晨。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时势所在。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也无可厚非,起码体现责任至上的从政情怀与合乎大局的价值取向。但是,口号毕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在于有板有眼、合乎章法的具体行动。而现实之中,一些地方政府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于:是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无利不起早。如同赶集一样,一些地方火急火燎地亮出“低碳城市”招牌,显然并不是空洞的诗兴大发。概念兜售的迫切背后,更像是应时应景、踩在拍子上的一场政绩造势,甚至还有更复杂的企图。与几年前近200座城市打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旗号一样,眼下百城争贴“低碳牌”,搞不好又是一场“低水平集体起哄”。

  “低碳”涵义深刻。什么样的城市才算“低碳城市”?尚没有标准说法。打造一座“低碳城市”究竟需要多久时间,谁也不知道,但肯定要比幻觉中的唾手可得漫长,而不是靠拆东墙补西墙“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甚至喊喊就能实现的。只有方向正确,围绕“调结构、促升级”,低调苦干,做些高质量的基础工作,才是利民利城、利区域、利全局的长久之计。 王景曙 (江苏 记者)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