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能源“十二五”变革期待 新能源将体现中国价值(4)

2010年12月06日 11:09 来源:瞭望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能源将体现中国价值

  能源技术创新还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以新能源模式展现中国发展的特有价值。

  能源安全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化石资源没有后怎么办,二是避免能源配送体系断裂。诸如美国纽约大停电、英国伦敦大停电都是运行方式出问题。而按照“十二五”规划落实的新能源体系,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资源的前途在拓宽来源。不仅仅石油、天然气是能源,更为普遍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各种资源之间的能量转化等都是能源。新能源技术的大突破,首先将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在能源配送体系上,如果能形成区域性能源供给供应模式,再把电、气、热实现三网合一,效率就会提高,供应安全也会提高。

  “保障能源安全不单是寻找资源,还应依靠技术创新,把自然赋予我们的能源充分利用起来。”王玉锁说。

  王玉锁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正值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他指出,循环利用的理念应贯穿能源生产与利用的始终。能源的生产、输配、应用、回收应形成一个循环体系。在循环过程中,既变废为宝,又减少排放,在提供能源的同时,解决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

  尽管实现从“资源为王”向“技术为王”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但王玉锁早已看到了这条道路的前景。他相信,按照“十二五”规划建议,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我国的能源技术到了“十二五”末期就可以领先于世界,甚至进而带动世界。

  最终,中国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能源产业,发展起一个产业集群,这将大大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来中国出口的就不只是鞋子、袜子、打火机这样的低端商品了,我们就可能通过出口制造能源的设备变相成为出口能源了。”

  也就是说,中国向世界出售的不是石油,而是能够产生能源的设备和装备,能够节约能源的产品。中国在能源利用方面的突破也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争夺能源,因为那是一个国家的工业血液。如果我们未来拥有新能源技术,并让全世界都用得上,那么对化石能源的争夺可以大大减少,不仅可以避免国家之间的战争,也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王玉锁最后说。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 实习生孙玍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