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政策刺激能否让电动车“弯道超车”(2)

2010年12月07日 08:36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点在各汽车厂商电动车的销售量上可以得到直接反映。据了解,今年前10月比亚迪纯电动车E6销量仅为54辆,F3DM混合动力车销量290辆。而长安汽车原本计划2009年生产1000辆混合动力杰勋HEV,最后的累计销量也仅有100多辆,不仅产销目标没有达成,产能也严重闲置。

  “暂时不会考虑也不太敢买电动汽车,质量不保证,而且充电也是一个问题。”最近正准备买新车的李先生对记者坦言,虽然政府的补贴力度比较大,但是还是想等各方面条件成熟之后再考虑。一项针对新能源车的调查显示,89%的被调查者因当前配套设施不齐、价格过高等原因不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

  “现在电动车产业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市场未打开。”汽车业分析师、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付志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正是电动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磨合期。目前电动车产业发展的经济性及动力性都不够,充电桩、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根源在技术

  付志勇指出,限制电动汽车发展的根本性技术就在于电池。“电池的功率和能量、安全性、如何快速充电的问题、电池的冷却问题、电池的管理系统等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据了解,电池、电控、电机是公认的电动车三大核心技术,但在三者当中,中国均不占优势。就电控系统而言,欧洲特别是德国目前有较大的领先优势,中国比较薄弱;电机技术各国相对比较均衡;电池技术目前依然是日韩领先。此外,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等基本从日本进口,核心部件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基本由德国垄断,电池管理系统与发达国家也存在不小差距。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在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也指出,中国在电动车产业化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等国外产业化、市场化基本成熟,越过风险期,立即跟进模仿。另一种是以更大的政策和资金投入,加快后续科技研发,制定技术标准,探索符合国情的商业模式实现产业化。“后一种做法需要较多投入,冒较大风险,不过一旦成功,则可以占据领先地位,获得先发效应”。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