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关键在于打破垄断

2010年12月13日 13:48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除了进一步推动透明机制,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培育新的市场竞争,只有这样,才能使价格反映出市场的基本走势

   国家发改委内部人士日前向外界透露,成品油定价新方案已经定稿,并等待国务院的最后定夺,但因当前物价持续走高,通胀压力巨大,政府预计将暂时缓批新方案。

  在通胀压力巨大的背景下,成品油价格新规难以迅速出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当然,不容忽略的是,新方案中定价权的争夺也是整个价格机制中的最大焦点。

  自从2009年5月开始执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以来,成品油定价机制就一直伴随着争议。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到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证实了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失败,不仅没有实现市场化,反而使这个机制成为了一些单位利用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规律囤积居奇,操纵市场获得差价的手段。

  毋庸讳言,价格改革需要得到外界参与和回应,这样才能使价格改革体现出市场的走势。但是从目前国内石油行业的现状来看,垄断与缺乏监管的市场格局,不仅使石油企业内部的腐败层出不穷,而且还由于经营不善造成巨大损失,使国有资源不断流失。从本质上而言,这就是缺乏外部的监管。因此,在目前石油行业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如果在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及相关方案的酝酿与形成过程中,没有相关利益各方的平等参与,只能是一个空壳子。

  发改委称,更透明的新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力争年内出台。但最新消息显示,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对该机制基本完成了新一轮的优化评估工作。此外,最新的意见中,定价权下放的建议已经被取消。而“油价计算公式”、炼油的“合理利润”等仍旧可能没有任何说法。也就是说,“新机制”仅仅是为了避免继续出现“成品油价格调整周期过长,容易引起投机行为”而已。

  实际上,这些问题只能缓解投机问题,无法解决垄断问题。两大集团常常在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一起控制资源,造成成品油市场紧缺的假象,以实现联合推价的目的。而为维护集团利益,两大石油巨头常常择机人为推价,并联合行动,这也是批零倒挂经常出现的因素之一。

  从目前对价格话语权的争夺就可以看到,市场的垄断已经威胁到市场的正常发展。虽然目前国家在积极推动地方以及社会资本进入石油行业,比如山东地炼就有超过6000万吨的能力,但是市场不公平,个体规模非常有限,而且两大巨头拥有石油进口垄断权,使民企难以实现扩张。造成全国范围内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竞争,最后只能是两大巨头说了算。

  因此,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除了进一步推动透明机制,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培育新的市场竞争,只有这样,才能使价格反映出市场的基本走势。 ■周章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