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URBN hotel:中国第一家碳中和酒店的生存方式(2)

2010年12月14日 11:1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ICF高级咨询师Carolyn Szum告诉记者:“很多东西是我们平时经营过程中从来不注意的,比如定期清理过滤网和制冷、采暖设备盘管上的灰尘和污渍,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大量的照明需求是酒店和一般建筑不同之处。

  ICF给酒店的建议是:根据URBN hotels的地理条件和采光条件,在下午5点之前,都不需要开启照明设备。下午5点到凌晨2点再开启走廊照明,凌晨2点至次日6电开启一半的照明。

  同时,他们建议酒店智能化管理地板采暖,调整地暖在客房温度低于22度时再开始工作,而夏天则完全关闭。

  Scott Barrack说,“目前通过这些减排手段,每年减少25-30%的经营成本。”

  根据ICF的统计,自2009年6月,URBN hotels开始实施无成本和低成本节能措施后,酒店实现了节电36%。

  同时,Carolyn Szum对记者表示,从2009年6月至12月的六个月期间,通过对运营维护的调整,节约了用电开支14万1620元,节水4920元。

  到2010年6月,酒店在一年间大约减少了27%的年均能源消耗,节省人民币22万6765元。而根据同年数据显示,URBN hotels在当年为中和自身碳足迹而用于购买碳积分的金额只是所节约成本的四分之一。

  将27%的年节省能源量换算,URBN hotels这一年来相当于减少了139吨二氧化碳当量(MtCO2e)。ICF预计,如果在今后5年继续保持27%节能率,可减少排放695.51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种植18000棵树的减排量。

  除了自身的低碳经营之外,酒店还希望通过种种手段来影响客人。

  目前,酒店还为客人提供购买碳积分的活动,每位酒店的客人都可以在前台算出自己旅行所产生的碳足迹。比如,记者从北京飞到上海单程共产生166KG的CO2。根据URBN合作方Roots &Shoots提供的公式计算,买2棵树即可中和这些碳排放量。

  每一个财务年度末期,合作方South Pole会对URBN hotels一年的碳足迹进行盘查,并将会代表URBN酒店使用自发的能源减排方式(VERs)来抵消酒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目前他们通过四川省一个径流式水力发电站来抵消酒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它向区域性电网输送可再生电能。

  中国首家LEED酒店的前途?

  URBN二期在11月正式在上海浦东开建。其首笔奠基投资达4亿元。

  据悉URBN二期将由URBN和万科合作建设中国首个LEED酒店。这将是万科首个与酒店合作的项目,酒店将落户于上海浦东生活发展区。

  URBN二期预期将在2012年竣工。二期将会按照LEED Gold的标准建造。同时,在建筑初始,他们就将对这个工程开始其碳足迹测量。

  美国CoStar Group今年七月的调查认为,LEED建筑已经在入住率、租金和利润等方面开始超越非LEED建筑。数据显示,LEED房产如果出售,将比普通建筑在价格上高出171美元每平方英尺。

  Scott Barrack告诉记者:“根据所申请的LEED级别不同,建造LEED酒店的成本会比建造普通酒店高1%-5%。”

  但是,他对于这个额外成本似乎并不担心。“通过节省水、电以及天然气等能源,通常在一年内就可以收回成本。”

  据悉,URBN二期将会实施包括“绿色屋顶计划”等一些列节能环保措施,他们称这间酒店为“环境积极型”酒店。

  “碳中和是比较好理解的一个概念。但是环境积极型的酒店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Victoria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这个建筑会带给周边环境积极的影响。”

  那么,一幢建筑如何给环境带来积极影响呢?她举例说:“比如水循环系统,我们将会从上海市公共用水系统抽取自来水,可能用于水冷式空调系统,然后再将其净化为更高标准的水体,再排放回去。”

  同时,他们还会通过整个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帮助周边地区净化空气,提供绿色空间,甚至会种植有机蔬菜。

  但LEED究竟是否是未来酒店获得成功的关键?或者说,中国市场究竟能不能消化一间LEED酒店?

  早在2008年,喜达屋就开始推出其专项系列Element酒店。喜达屋要求每一个Element酒店都必须达到LEED标准,但是目前Element只在美国开了11家。

  似乎和2008年开始第一家碳中和酒店时一样,URBN的举措被媒体描述为“冒险”。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