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新能源产业要避免“起大早赶晚集”周正

2010年12月17日 11:14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出口售价不到1100美元的电动自行车,进口的锂电池成本就占了1000美元。”一位新能源企业负责人面对记者感慨万千地说。尴尬发展的不止电动车业,我国不少地方的新能源项目,表面上看起来是科技主导的新兴产业,骨子里走的却还是劳动密集、低价竞争的“卖苦力”老路。

  近几年,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概念,但凡与新能源相关的企业都格外受青睐,但凡有可能落地的项目都被各地争相追逐。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已经有18个省份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或者把新能源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

  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经常被视作是清洁、绿色的产业。殊不知,新能源产品用起来是绿色的,但其制造的过程却常常是另外一番情景。而在当下政策环境下,一些地方就是盯上了国家的补贴,盲目上马新能源项目,打上高科技研发制造的牌子,从事的却是低技术高耗能的加工制造。尽管当下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觊觎”者不少,但我国并没有一家企业拥有储能锂电池的核心技术。而工业发展史也无数次地证明,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可能会有企业冲破初期技术门槛纷纷加入,但蜂拥而上过后,真正的胜出者无不是那些掌控了核心技术者。

  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核心技术,但在我国现有科研水平下,核心技术谈何容易?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日本丰田早就在全球申请了200多项有关混合动力的专利,是国内企业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那么,我国发展新能源,除了在制造环节上拥有低廉的劳动力外,是不是再无优势可谈?非也。作为全世界最大新兴经济体,我国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在超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短缺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对于新能源产品的接受能力自然比较强。因此,根据国情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就能为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找到不竭动力。

  早在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制定了《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提出具有导向性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以指导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但是,近些年,大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新能源产业战略也出现不适应市场的局面。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在一些地方不仅没有促进科技创新和创造,却变成了促进新能源低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因此,为防止我国新能源产业“起大早赶晚集”,必须依照国情,制订新能源发展的长远规划,抓住自主创新和技术推广这两头,资助高端研发和新能源产品普及,建立新能源科研公共平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产品普及为新能源产业赢取更大公众和市场支持。至于中间制造环节,市场自然会找到它最适合的渠道,政府能放就放,过多的越俎代庖肯定会伤害产业正常发展。

周正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