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旱涝保收 水利如何不望天(2)

2010年12月20日 08:4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用水户协会平稳运转,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水利部农水司巡视员李远华告诉记者,也有部分协会由于工程设施不完善,收取水费困难;也有协会负责人外出打工,协会不能正常运转。不少村镇,由于农水设施产权不清晰,利益机制设计有缺陷,微薄的水费收不上来,使得农水设施由政府投入建好之后,长期管理跟不上,好不容易建起来的设施难免过几年就失修失效。小型农水设施的维护需要在机制上得到保障,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提到水价改革,河南省固始县祖师庙乡七冲村支书胡应启面露难色:“现在要群众出点工可以,修修干渠、斗渠,但要把水费收上来,存在困难。”七冲村水费收取的标准是每立方米0.056元,亩平均水价30多元。综合各种生产资料成本,不算农户的劳动力投入,每亩纯收益600元。老胡讲,同豫东平原相比,这里是山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平均只有3到4分地,种粮收入不多,再让农民交水费,确实为难。收不上水费,用水户协会维持和小农水工程的维护又面临威胁。

  农村用水制度改革是要变“大锅水”为“商品水”,明晰小农水工程产权,变“短流水”为“长流水”。农村用水户协会成立顺应了农村用水改革的趋势。自1996年湖北漳河灌区成立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以来,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虽然个别地方还存在农民交费难的现象,但从全国情况看,农村用水改革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用水有保障了,丰收有保证了,农民还多了一份“水家当”。

  各地都在探索。配水到户、核算到亩、按方收费,湖南衡阳县洪市镇按用水“单元”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推行自主管理、市场运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农民尝到了甜头。洪市镇杨泉村农民王幸福说:“协会管水,公开透明,用水有保障,扩种烟叶每亩能增收千元。”山东省文登市还在灌区实行了农业终端水价制度,实行“一价到户”。该市五道河灌区用水户协会副会长于学国感慨地说,打破 “大锅制”,使农民参与小农水建设的积极性高涨。2010年文登市投入小农水建设资金3440万元,吸引了农民参与投劳折资252万元,完成田间渠道整治45.3公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面积6.2万亩。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水利工程供水要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农业用水要逐步建立定额灌溉、计量收费、节约转让、超用加价机制。同时,将水管体制改革向小型水利工程、基层水利单位延伸。

  经济杠杆正在延入田间地头。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嫩芽已经吐绿,小农水工程产权不断清晰,农田水利管理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在农村水利建管体制改革进程中,“水家当”在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的同时,也夯实了农民的家底。胡应启和村民们看到了粮食持续稳产增产的希望。

  开源融资 投入稳定增长

  ■加快推进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稳定并强化投资来源,开辟投资渠道

  记者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听到水利投入不足的声音。论粮食产量,河南不愧为产粮大省,用占全国1/19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1/10的粮食。从1998年到现在,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即便如此,河南1.18亿亩耕地中每年依然有3500多万亩耕地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水利投入不足,是河南省农村水利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去原阳的路上,河南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黄明掰着指头,算着水利投入缺口账。目前河南251处万亩以上自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552万亩,而有效灌溉面积只有2607万亩,工程老化失修。按照国家对河南大型灌区总投资107亿元的规划,以实际年度安排投资1.126亿元为进度,需要95年才能完成!

  投入不足,不仅表现在资金的直接投入上。20世纪80年代,中央出台劳动积累工和劳动义务工政策以后,每年全国用于水利的“两工”达75亿个工日,如果现在以每个工日20元计,折成经费总额达1500亿元。这对弥补我国农村水利投入长期欠账的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工”制度取消,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必然选择,但也使本已投入偏紧的农村水利压力加大。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陈厚义表示,“两工”取消,给农村水利体制改革增加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动力。各地都在探索建立新的机制。江西的办法是“一事一议”;河南搞了“人大议定制”。“一事一议”,充分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在农村水利建设上合理地让农民出资出力。“人大议定制”就是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办水利,民主决策兴水利,解决小资金、小力量无法办到的事情。对此,农民是咋想的呢?河南省固始县祖师庙乡万岗村支书张先阔说:“我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水利有保障,丰收就不愁,出点资金出点力,我们甘心情愿。”

  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同地方财政状况不相匹配,是农村水利投入的突出问题。湖南水利厅工管局副局长刘振林说,“按照目前我国水利事业的投融资体制,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东部地区投入的基本配套比分别是6∶4,5∶5和4∶6。这已经考虑到东部地区财政好一些,中西部地区财政相对薄弱一些的情况。即便如此,一些中西部地区在配套资金方面还是十分困难。”河南省信阳市水利局副局长饶萍说,信阳市级财政收入26亿元,支出150亿元,搞水利投入配套资金很为难,只能搞点临时的修修补补。记者在调查中听到基层水利干部普遍反映:“盼项目,想项目,来了项目怕项目。”

  破解这个难题,关键在于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增长机制。专家表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财政状况实行差别化配套政策,向粮食主产区、中西部地区倾斜,在投入总量上体现增长机制。水利投入增长新机制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谈到增加农田水利投入,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要加快推进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稳定并强化现有投资来源,积极开辟新的投资渠道。”

  深秋的大别山区,层林尽染。河南省商城县副县长周天民把记者领到鲇鱼山灌区中干渠。汩汩清水,哗哗作响,直奔刚刚发出苗芽的冬麦田。“由于工程设计标准高,这个1977年开始发挥灌溉作用的干渠,保证了50万亩农田34年不歉收。”他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水利保丰收工程的期待……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