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求贤若渴" 发展加速需突破人才瓶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新能源行业"求贤若渴" 发展加速需突破人才瓶颈
2010年02月03日 10:20 来源:中国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的人才储备与科研经费投入,并未跟上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众多投身新能源的企业与高校面临着迫切的人才与科研经费需求。

  从目前已经获知的信息来看,除传统产业外,国家“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新能源、物联网等产业。在政策的倾斜下,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将凸显。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的提速,国有、民营及外资企业在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智能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将大幅放量。

  根据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前,平均每年要新增装机容量约200万千瓦。要实现这个目标,人才是关键因素。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中国将有几十万人从事风电产业,其中包括好几万专业人员。

  但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的人才储备与科研经费并未跟上这让人兴奋的发展速度,众多投身新能源的企业与高校面临着迫切的人才与科研经费需求。

  新能源行业急需“人才能源”

  在北京、上海、广州与深圳年前举办的几次大型企业招聘会上,新能源企业的人才招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供需双方的热情都很高,且太阳能领域的高端人才需求逐渐显现,超过半数的新能源企业对该领域都有用人需求。同时,招聘会也透露出风能领域的技术应用人才较为缺乏,急需招聘求职者的企业展台前乏人问津,与整个招聘会现场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此次招聘会传递出来的信息,折射出的仅仅是新能源行业技术人才供应匮乏的冰山一角。一项权威调查表明,我国目前一些重点理工大学的教学资源优势还未完全在新能源领域释放出来,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能发电及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等领域的课程开设得还不够,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科研人才培养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

  对此,中国石油大学教授、新能源专家欧国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能源科研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抓好基础教育,重视新能源专业院校的师资选拔和培养,在从事电力专业和能源专业教学的优秀中青年高校教师中挑选一批顶尖教学骨干,送到世界上新能源产业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进行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新能源方面的知识水平。”

   欧国康表示,积极学习国外优秀的专业经验是一条捷径,也是有价值的路径。同时,他还建议:“在目前国内新能源师资奇缺的情况下,可以从德国、丹麦等国家引进新能源教学方面的优秀人才来中国任教。或者,与国外新能源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借助他们教学和科研资源的优势,培育和发展我国新能源急需的人才。”

  而事实上,新能源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都非常注重能源科研方面的人才培养与投入,鼓励新能源全民教育从基础抓起,在中、小学开设新能源教育课,对中、小学生进行环保和节能教育,尤其是利用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能源等方面的知识教育。

   即使存在人才匮乏的阴影,但国内新能源领域人才流动还是表现出了较明显的特征——半导体业高级人才纷纷投身于太阳能行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该行业的魅力与用人需求。

  上海一家知名太阳能企业的HR告诉记者,多数太阳能企业都是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家电业等成熟产业,原有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各类太阳能企业迫切需要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同时逐步加强企业自身人才素质的培养,通过内部管理培训以及再教育提升人才的综合水平。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