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在28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开花” (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低碳经济在28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开花” (4)
2010年03月02日 15:30 来源:法制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于显洋指出,低碳的意义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就在于解读清楚。如果将低碳作为一个时尚词汇,或将低碳装在袋子里形成“几宝”来展示,那只能成为一种并不深刻的炫耀。

  于显洋指出,低碳概念虽然由来已久,但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绝对是个新鲜事物,这其中肯定包括一些决策者。领导层和市民阶层一同在学习中将低碳概念推向深入,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背景分析

  今年经济复苏环境压力增大

  环保机构“自然之友”低碳项目负责人张赫赫解释,在我国,“低碳”主要指向能源物质的消耗和对生存环境有害的气体的排放(以温室气体为主,也包括硫化物等其他有害气体)。

  而“低碳”字样出现在我国,特别是出现于大多数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深刻的背景原因。

  张赫赫表示,首先是全球化的大背景。气候变化在全球已讨论很多。从1997年12月日本京都的《京都议定书》到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温室气体的排放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限制。

  她解释,随着中国发展越来越快,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我国在环境方面受到来自国际的压力也愈来愈大。

  张赫赫说, 其次是中央政策的动向。年前包括发改委在内的中央6个部门均提出类似发展新能源产业,减少污染等方面的措施。

  她介绍,第三点是我国长远发展利益的需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随之带动城市居民消费水平迅速膨胀,诸如家电数量、住宅面积、私家车辆增多等等。

  另外,随着今年经济复苏,我国提出了扩大内需政策,这必然导致消费水平进一步增长。消费增多导致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因而“低碳”措施势在必行。(实习记者 李莎莎)

  委员说

  低碳发展政策撑腰

  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绝不能脱离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能忽视污染减排,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把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致起来。

  实际上,在过去十多年里,我国一直在发展低碳经济。采取了很多措施,出台了很多政策。

  比如,我国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机构,编写和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投入,落实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同时,我国制定并着力实施若干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效的政策,已起到了相当的效果。我国未来的发展之路,必将打上“低碳”的标签。(全国政协委员 温香彩)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