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鸡”恒源煤电2009年财报五大怪(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铁公鸡”恒源煤电2009年财报五大怪(3)
2010年03月19日 10:03 来源:证券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然而,丰厚的盈利预期在现实面前确显得苍白无力。卧龙湖煤矿不但没盈利,还连续亏损。而五沟煤矿的业绩也还差了点。

  不过,恒源煤电倒是占了点大股东的便宜。当初6亿元认购卧龙湖、五沟煤矿时,承接了二者对其股东皖北煤电集团12.41亿元的负债,但无需支付利息和资金占用费。两年后,恒源煤电所背负的12.41亿元负债纹丝不动,尽管上述两煤矿已经投产且五沟煤矿已实现盈利。

  根据当初的还款协议,这笔负债将在这两个煤矿公司正式投产后开始分年偿还,在其盈利年度,偿还额度以当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为上限。

  或许是恒源煤电向少数股东的现金红利“扣留不发”,又或许是对大股东的12.41亿元负债的偿还不积极,恒源煤电想当债务人,却遭到银行的拒绝。

  2009年年报显示,恒源煤电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为4636万元,系祁东煤矿在被其收购前对国家开发银行的借款。不过,这笔债务至今还未办理转移手续,尽管债权人国开行在收购资产基准日曾同意债权转移到上市公司。

  国开行态度突然生变

  上述恒源煤电人士认为,银行不同意,那就向大股东要债,这笔钱是大股东帮借的。

  而一位银行信贷人士认为,银行出于贷款安全性考虑,可能新的债务人不如原债务人,或者银行对煤炭行业的态度发生变化,新的债务人对煤炭经营的历史业绩不佳。

  记者致电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祁东煤矿确实是我们的客户,中间也有这个事情,但是这涉及我们的商业信息,不好向你说。

  审计费爆增两倍

  尽管先后被收购的煤矿资产实际盈利喜忧参半,但为恒源煤电审计8年的立信却从中大赚了一笔。2009年,恒源煤电为立信支付了180万元的审计费,立信在这一年内就赚够了过去三年的审计费。

  此前,立信在2007、2008年获得的审计费用分别为50万元、60万元。

  审计费如此大涨,难免让人心生疑窦。上述人士称,除了上市公司60万元的审计费,还有收购资产方面的80万元,另外40万元是盈利预测等报告的费用。收购资产带来的工作量较大,所以费用也增加了。

  照此说法,投资者或许心里该算笔帐,恒源煤电在集团资产整体上市后所支付的审计费用至少每年要花去140万元。

  高管变动频繁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近年,恒源煤电几乎每年都要经历高层的大换血。董事长从汪永茂到蔡兆林再到谢绍颖、龚乃勤,几乎一年一张面孔,而这样频繁的变动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

  2006年,董事长汪永茂、董事董昌伟等6名董事、高管因工作变动而去职,2007年。也有6名董事变动,其中4名董事、独董是因为离任换届。而董事会高管人员的更迭在最近两年更甚。

  2008年,包括董事长蔡兆林、3名副总经理在内的10名董事、高管等人员离职,而2009年包括董事长谢绍颖、总经理等在内的13名董事、监事发生职位变动。

  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岗位变动,2006年离职的董事长汪永茂为恒源煤电现任董事、总经理,副董事长郝宗典现为财务总监、董秘。

  对此,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现在集团整体上市了,以后不会怎么变动了”。或许,前两年的频繁变动,主要还是与恒源煤电的几次收购行动有关。(记者 罗三秀)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