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电企进军煤炭开采 或引发煤炭供需格局洗牌(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五大电企进军煤炭开采 或引发煤炭供需格局洗牌(2)
2010年04月09日 10:48 来源:《能源》杂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自煤炭市场化以来,电煤价格就呈上涨趋势,这给消耗了全国一半以上煤炭的发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相比之下,我国的电价却在过去的十年中涨幅较小,发电企业的亏损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原秘书长王永干告诉《能源》杂志记者,正常情况下,电煤价格波动20元,电价就应该有1分的浮动,但是从2003年到现在,电煤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但电价却上浮了不到1毛钱。“这种交易成本的大幅提升,让电力企业难以承受”,王永干说。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相关政策的逐步调整,为发电企业涉足煤炭提供了方向。2007年,国务院国资委提交的《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将“鼓励发电企业向综合能源的公司方向发展”的提法,让发电企业开采煤炭的做法不再遮遮掩掩,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在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调研报告中提出的“鼓励电力等大型企业兼并重组煤矿,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使发电企业开采煤炭的政策更加明朗化和“合法化”。

  国务院国资委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除了中电投外,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和国电集团的主业都已经加上了“与电力相关的煤炭等一次能源开发”一项。

  由于购煤成本占到发电成本的七成以上,发电企业自产煤数量的增加,无疑给企业带来了众多的好处,自有煤炭资源不仅可以保证企业自身供应,摊低燃煤成本,而且随着煤炭自给率提高,电力企业的议价能力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增强。

  “短期看,发电企业开采煤矿有利于企业自身平衡市场风险,长期看,对国家煤炭储备机制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社会的煤炭价格也会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王永干说。

  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认为,国家之所以为发电企业在开采煤炭方面开绿灯,是因为国家想利用五大发电加强对资源产品的控制,进而有利于国家在协调政策和应急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中央企业加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控制,今后将会是一种趋势”,薛静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至少20年内我国以煤为主的国情不会有结构性的改变,煤炭作为资源性产品,放开之后肯定是不行的,以往的经验也验证了放开的后果。让发电企业增加煤炭主业,能够加强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控制”。

  “之所以近几年煤炭价格一直波动较大,供不应求,就是因为国有企业对煤炭的控制太少了”,薛静说,“全国每年产煤30亿吨,其中中央企业神华和中煤加起来才4亿多。当国家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比如冰雪灾害、地震、奥运会等重大事件时,中央只有这4亿吨可控煤,国家调控的力度和空间太小了,对国家来说风险太大。从这个角度说,发电企业开采煤矿有利于煤炭的安全供应。”

  风险难化

  但毕竟采煤不是电企的强项,让并不精通煤炭开采的发电企业采煤,也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风险。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